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天然产物芦荟大黄素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芦荟大黄素唑类衍生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确证.以5-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药,采用MTT比色法进行化合物抑制人体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体外活性测试.结果 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活性强于先导化合物芦荟大黄素,其中3-(((1H-1,2,4-三唑-3-基)巯基)甲基)-1,8-二羟基蒽-9,10-二酮、3-(((5-氨基-4H-1,2,4-三唑-3-基)巯基)甲基)-1,8-二羟基蒽-9,10-二酮对HCT11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5.18、14.15 μmol/L,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药5-Fu(IC50为24.80μmol/L).
推荐文章
芦荟大黄素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芦荟大黄素
结构修饰
哌嗪
DNA相互作用
抗肿瘤活性
细胞周期
芦荟大黄素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
芦荟大黄素
α-氨基膦酸酯
合成
抗乙肝病毒活性
芦荟大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芦荟大黄素
心血管保护
抗肿瘤
抗病原微生物
抗炎
芦荟苷与芦荟大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芦荟苷
芦荟大黄素
肿瘤
炎症
成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芦荟大黄素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试剂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唑类 合成 抗肿瘤作用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2-104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1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22/j.cnki.hxsj.201900686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全哲山 延边大学医学院药学院 39 219 7.0 13.0
2 曹丽华 延边大学医学院 9 2 1.0 1.0
3 沈庆坤 延边大学医学院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芦荟大黄素
唑类
合成
抗肿瘤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试剂
月刊
0258-3283
11-2135/TQ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100006信箱-16分箱《化学试剂》编辑部
2-4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1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