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鹧鸪山特长隧道洞身通过千枚岩与板岩交互围岩,软硬不均地质频繁突变形成交互地层,受“5· 12”强震及不定余震影响,岩体褶皱曲折,层间地下水渗透软化千枚岩,而板岩节理面光滑,千枚岩软化层极易出现似“流体状态”的滑流,造成变形坍塌.为解决鹧鸪山隧道施工的变形坍塌难题,本文通过优化开挖方法和支护参数展开研究.研究结论:(1)类似地层施工应遵循“先柔后刚、先放后抗、及时封闭、径向注浆加固、控制变形”的原则;(2)千枚岩遇水极易软化流失溜坍导致较大变形,提出类似水文地质隧道开挖预留变形值宜控制在20~35 cm;(3)宜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台阶长度控制在3~5m,台阶总长控制在25 m内,仰拱初支应及时封闭成环,其与掌子面距离宜控制在25 m内;(4)超前支护宜采用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加固围岩;(5)富水地段应在初支背后加密埋设环向排水管,将初支背后散水归位,同时应充分考虑隧道突涌水量和营运排水需求,确定适宜的排水沟断面尺寸;(6)本研究成果可为川藏地区类似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推荐文章
直立产状千枚岩隧道台阶法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直立产状
千枚岩
隧道
变形控制
千枚岩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千枚岩
隧道塌方原因
预防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震后千枚岩与板岩互层隧道开挖变形控制技术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千枚岩与板岩 交互地层 隧道 变形控制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隧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3,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55.4
字数 34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19.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勇 23 81 4.0 8.0
2 刘泽 14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千枚岩与板岩
交互地层
隧道
变形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