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秦岭构造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比较关注也是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之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北秦岭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从变质作用角度对北秦岭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限定.丹凤斜长角闪岩中柯石英的发现为区内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存在提供了最直接的矿物学证据;东秦岭秦岭杂岩中的斜长角闪岩普遍经历了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具面状分布的特征,是陆壳俯冲/深俯冲作用的产物;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和围岩片麻岩都记录了顺时针的P-T-t轨迹,峰期变质时代为500~490 Ma,之后主体又经历约470~450 Ma和约420~400Ma两期抬升退变质叠加和部分熔融作用;高压—超高压岩石两期退变质和部分熔融发生的时代与北秦岭460~440Ma和~420Ma的两期岩浆事件的时代一致,说明北秦岭早古生代岩浆作用是深俯冲陆壳板片断离和碰撞造山结束后地壳伸展作用的岩浆响应;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原岩形成时代约800Ma,具有与南秦岭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岩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北秦岭超高压岩石的形成可能是商丹洋关闭后洋壳拖曳着南秦岭陆壳物质向北发生大陆深俯冲的结果,商丹洋在500Ma主体应该已经关闭;秦岭岩群是部分而不是整体经历了大陆的深俯冲,现今的秦岭岩群是一个俯冲碰撞杂岩带而不是一个岩石地层单元或微陆块;北秦岭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在中泥盆世已经结束,整体处于构造隆升后的剥蚀阶段,是南秦岭刘岭群碎屑岩的主要蚀源区,刘岭群沉积盆地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背景而非弧前环境.
推荐文章
大别超高压岩石中石英的组构和变形
超高压岩石
石英
组构
变形
大别山地区
超高压水射流冲蚀切割岩石断口微观断裂机理实验研究
水射流
岩石切割
破坏机制
扫描电镜
超高压水射流形成过程中的压力损失研究
超高压水射流
压力损失
断面收缩
喷嘴直径
水射流压力
关于超高压管裂纹的探讨
超高压管
裂纹
危害程度
使用寿命
腐蚀
疲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秦岭高压-超高压岩石的时空分布、P-T-t演化及其形成机制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作用 时空分布 P-T-t演化轨迹 形成机制 北秦岭造山带 岩石学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7-402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581
字数 74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5)
共引文献  (209)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5(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1996(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高压变质作用
时空分布
P-T-t演化轨迹
形成机制
北秦岭造山带
岩石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
月刊
1000-2383
42-1874/P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38-8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6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