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为家校共育共同提升大学生共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潍坊某高校在校本科生中随机抽取33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SPSS 19.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在性别方面上,父母严厉、惩罚维度存在着明显差异(F=11.728,5.914;P<0.01),且与是否是独生子女存在交互效应(F=4.451,5.087;P<0.05),同时其与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三者间也存在交互效应(F=3.981,8.117;P<0.05)、父亲偏爱维度在性别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且与生源地存在交互效应(F=8.957,7.466;P<0.01);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父母偏爱维度(F=29.377,16.603;P<0.00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维度(F=7.483,4.852;P<0.05)差异显著,且均和生源地存在交互效应(F=12.119,5.122;P<0.05);在生源地方面,母亲偏爱维度存在显著差异(F=4.267,P<0.05),且父母过分干涉维度上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都存在交互效应(F=12.361,5.147;P<0.01);对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分析中得出:共情能力在性别这个因素上主效应差异极其显著,女生显著高于男生(F=17.893,P<0.001),而在其余两个因素上主效应均差异不显著,多因素交互效应分析得出: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两者的交互效应差异显著(F=5.123,P<0.05),其余因素交互效应不显著;家庭教养方式对共情能力的回归分析得出: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对共情能力有正预测作用的是父母情感温暖、理解(t=7.941,9.532;P<0.001),对共情能力有负预测作用的是父母严厉、惩罚和父母拒绝否认(t=-8.347,-8.148,-6.113,-6.268;P<0.001).结论:家庭教养方式能有效预测大学生共情能力.
推荐文章
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 、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大学生
母亲教养方式
共情
亲社会行为
调节作用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
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
独生子女
大学生共情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父母养育方式
共情
多元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
成人依恋
教养方式
相关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大学生 共情能力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基本共情量表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发展心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0-91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95.9
字数 50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42/j.cnki.cjhp.2019.06.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田桂香 4 23 3.0 4.0
2 武敬亮 4 23 3.0 4.0
3 于少杰 2 13 2.0 2.0
4 贾立茹 2 17 2.0 2.0
5 于晨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7)
共引文献  (122)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家庭教养方式
大学生
共情能力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基本共情量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月刊
1005-1252
11-5257/R
大16开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幸福花园 505-9-201 信箱
18-28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30
总下载数(次)
69
总被引数(次)
1059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