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为广泛存在于食物和药物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这与其肠道吸收和代谢密切相关.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在肠道吸收,并经Ⅱ相药物代谢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硫酸转移酶(SULTs)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广泛代谢为Ⅱ相代谢产物,其极性增加,难以通过被动扩散穿透肠上皮细胞膜.肠道外排转运体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s)作为一个“旋转门”,可调控肠上皮细胞内Ⅱ相代谢物外排至肠腔或进入体循环.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在肠道处置以及肠道药物代谢酶-外排转运体偶联进行了探究,这种偶联作用可显著影响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进而影响其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阐明肠道代谢酶-外排转运体偶联作用及其机制,将为提高黄酮类化合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和增加其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
包合物
增溶
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
测定方法
研究进展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黄酮
构效关系
化学结构改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道“药物代谢酶-外排转运体偶联”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利用度 肠道 药物代谢酶 外排转运体 偶联作用
年,卷(期) 2019,(20)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7-21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师少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94 557 14.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利用度
肠道
药物代谢酶
外排转运体
偶联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半月刊
1001-5213
42-1204/R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38-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01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017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