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历史解释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它应该如何落实,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众多学者与广大一线教师对此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老师们往往把历史解释的工作集中在重大的历史现象上,比如秦王朝的郡县制、汉武帝的推恩令、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内容,越是令学生费解的概念,老师放置的精力就越大。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解释与历史连续性——以汉初郡国并行制为例
来源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郡县制度 汉武帝 推恩令 历史连续性 历史解释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凯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50 12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郡县制度
汉武帝
推恩令
历史连续性
历史解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历史教学
月刊
1009-3435
44-1142/G4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
46-7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0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