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40岁高龄女性在卵泡期促排卵取卵后连续进行黄体期促排卵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4年5月~ 2017年5月接受同一月经周期进行两次促排卵治疗(早卵泡期促排卵+黄体期促排卵)IVF助孕的、资料完整的64例高龄患者的所有统计学资料.按照促排卵起始时间不同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卵泡期促排卵组和黄体期促排卵组.比较各组基础数据,促排卵治疗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以及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实验室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共计120个周期、64例≥40岁高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被纳入本研究.卵泡期促排卵组64个周期,随后进行黄体期促排卵组56个周期.两组间黄体期促排卵组hCG日LH水平和提前排卵率明显低于卵泡期促排卵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期促排卵组获卵数和获卵率均明显高于卵泡期促排卵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基础FSH、基础E2、窦卵泡数、hCG日E2水平、M 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率,未获卵率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27例≥40岁高龄患者共计进行了29个周期的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13.79%,早期流产率25%,活产率10.34%.结论 黄体期促排卵对≥40岁高龄患者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治疗策略,能使这部分人群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有助于改善其助孕妊娠结局.
推荐文章
不同授精方式对控制性促排卵周期中卵巢低反应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
卵巢低反应
人工助孕
控制性促排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高孕激素下促排卵方案在POR患者IVF/ICSI助孕中的应用
高孕激素下促排卵
微刺激
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高龄IVF患者应用黄体期促排卵方案与GnRH-a超短方案的助孕结局比较
高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黄体期促排卵
GnRH-a超短方案
助孕增膜方对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戊酸雌二醇
助孕增膜方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不孕症
子宫内膜发育情况
子宫动脉血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0岁以上女性黄体期促排卵周期IVF助孕结局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高龄 黄体期促排卵 卵巢反应性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生殖保健与辅助生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1-503,48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21-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颖 185 492 12.0 15.0
2 王树玉 233 465 11.0 16.0
3 兰永连 65 43 3.0 6.0
4 梁毓 50 73 3.0 8.0
5 雷玲玲 24 6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高龄
黄体期促排卵
卵巢反应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月刊
1006-9534
11-3743/R
大16开
北京市100039信箱651分箱
80-418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32
总下载数(次)
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