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饱和蒸气壁面凝结过程,蒸气分子在体相与过冷壁面间过渡区的微观演化机制尚不清晰,分子团聚模型认为分子到达壁面凝结前首先在体相中形成一定团簇分布,但由于观测近壁边界层微小空间中微观粒子的动态演化较为困难,对该模型的实验验证并不充分.基于团簇内部的氢键网络,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实时检测了近壁薄层内蒸气分子凝结过程中的动态行为,直接验证了近壁区的团簇分布,表明团簇是凝结和液滴生长的主要单元,且平均团簇尺寸沿着靠近壁面方向逐渐增大.利用团簇体的氢键特征,又观测了乙醇蒸气的近壁面团聚行为,进一步验证了壁面凝结过程团簇演化的合理性.此外,实验发现乙醇蒸气冷凝的团簇分布空间范围要小于同样条件下的水团簇分布范围,这可能间接表明乙醇蒸气凝结的传热边界层范围小于水蒸气凝结的传热边界层范围,而导致其传热性能较弱.利用壁面结构调节近壁区团簇分布,将为含有不凝气的蒸气冷凝传热或气相水汽捕获等过程的强化提供新方向.
推荐文章
空间目标的地基红外观测研究进展
空间目标
红外观测
物理特征
光谱
低轨红外观测星座时空观测漏洞分析
星座设计
漏洞特性
可见性判断
跟踪传感器
年轻星天体喷流的近红外成像观测进展
恒星
形成-星际介质-技术
红外观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壁区分子团聚现象的原位红外观测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分子团聚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壁面冷凝
年,卷(期) 2019,(18) 所属期刊栏目 总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8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58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8.2019039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学虎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146 1240 20.0 29.0
2 兰忠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71 575 13.0 22.0
3 强伟丽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10 11 2.0 3.0
4 廉士俊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2 0 0.0 0.0
5 陈芳英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团聚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壁面冷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