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上海市浦东新区不同空气污染区小学生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内城区和郊区共选择4所小学,每所学校4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共145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7年9月、12月和2018年3月、6月检测小学生肺功能4次,同时收集城区和郊区学校附近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的1h平均浓度;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城区和郊区小学生肺功能变化趋势.结果 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9月,城区SO2、O3和CO污染物浓度显著低于郊区(P<O.01),而NO2浓度显著高于郊区(P<0.01);2017年12月,城区PM10、SO2、NO2、O3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郊区(P<O.01),CO污染物浓度显著低于郊区(P<0.01);2018年3月,城区PM10、SO2、NO2、CO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郊区(P<0.01);2018年6月,城区PM2.5、PM10、SO2、NO2、CO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郊区(P<0.01).145名小学生中,共132名(91.0%)完成了全4次肺功能检测,城区和郊区学生在身高、体重和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学生第4次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次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高于城区学生(P<0.01);城区和郊区学生肺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城区小学生肺功能FVC指标低于郊区小学生(P<0.05),FEV1和FEV1/FVC呈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1),且呈线性降低(均P<0.01),PEF存在时间和地区的交互作用(P<0.01).边际轮廓图显示,郊区学生FVC指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V1和FEV1/FVC指标呈下降趋势,且郊区学生后3次检测结果显著低于第1次(P<0.05),PEF指标受地域和时间的交互影响,且城区第1次结果显著低于后3次(均P<0.01).结论 2017和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区空气质量比郊区差,城区小学生肺功能FVC比郊区小学生差,并且由于冬季大气污染较重,肺功能指标部分出现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