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类记忆的形成包括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三个阶段,类似的记忆形成过程在不同材料忆阻器的实验研究中有过多次报道.这类忆阻器的记忆形成过程存在有、无感觉记忆的两种情况,已报道的这类忆阻器的数学模型仅能够描述无感觉记忆的忆阻器.本文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有感觉记忆的忆阻器的研究文献中所报道的实验现象,设计了具有感觉记忆的忆阻器模型.对所设计模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对于存在感觉记忆的这类忆阻器特性的描述能力:对忆阻器施加连续脉冲激励,在初始若干脉冲作用时忆阻器无明显的记忆形成,此时忆阻器处于感觉记忆阶段,后续的脉冲作用下忆阻器将逐渐形成短期、长期记忆,并且所施加脉冲的幅值越大、宽度越大、间隔越小,则感觉记忆阶段所经历的脉冲数量越少.模型状态变量的物理意义可用连通两电极的导电通道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的形成与消失来给出解释.
推荐文章
一种基于压控型忆阻器的忆容器模型
忆容器
忆阻器
模型
Pspice
基于电流控制传输器的通用忆阻器模拟电路
电流控制传输器
浮地忆阻器
通用模型
伏安特性
忆阻器数字化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
忆阻器
非易失性
数字电位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具有感觉记忆的忆阻器模型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忆阻器 感觉记忆 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346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8.2018157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盛兵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142 912 15.0 23.0
2 邵舒渊 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10 48 4.0 6.0
3 邵楠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8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忆阻器
感觉记忆
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