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文辩读”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关于亚伯拉罕传统三大宗教纪典的比较研究,而一旦引入中国古代典籍的西译问题,何以为“经”其实未必是根本所在,更值得关注的却是何以成“辩”,亦即如何借助具有解释力的概念工具,进入深层的思想对话。
推荐文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师生对话的层次性问题探析
对话教学
知识问答型对话
思维引导型对话
情感交流型对话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
大学生
思想政治课
体验
生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文辩读”中的思想对话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三大宗教 亚伯拉罕 中国古代典籍 经文辩读 思想对话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力的概念 西方学界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5-215
页数 1页 分类号 B9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慧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40 6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大宗教
亚伯拉罕
中国古代典籍
经文辩读
思想对话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力的概念
西方学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双月刊
1000-4246
31-1889/C
上海桂林路100号
4-387
出版文献量(篇)
4766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