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烟草科学       
摘要:
为了解电子烟的基因毒性及其评价方法,按照受试对象分类进行了综述.其中以细菌为受试对象的试验方法有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DNA损伤分析等;以离体细胞为受试对象的试验方法有微核试验、DNA双链断裂试验、RNA转录测序试验、定向基因检测分析和Bhas细胞转化试验等;以模式动物为受试对象的试验方法有长期吸入毒性试验和生殖发育毒性试验等;以人体为受试对象的主要是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由于受试对象和试验方法的差异性,导致电子烟基因毒性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较差,因此建议在评价电子烟基因毒性的过程中,应至少考虑细菌、离体细胞、模式动物和临床试验等4个层次的受试对象,通过回复突变试验、微核试验、长期吸入毒性试验和临床试验等多种试验方法获得多个基因毒性的试验终点,科学、客观和全面地综合评价电子烟的基因毒性.
推荐文章
紫色杆菌素及脱氧紫色杆菌素的基因毒性评价
紫色杆菌素
脱氧紫色杆菌素
基因毒性
SOS/umu检测系统
益生菌脱基因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
脱基因毒性
研究进展
常用根管充填材料的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
根管治疗
充填材料
细胞毒性
基因毒性
药物中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研究进展
基因毒性杂质
磺酸酯
控制策略
色谱方法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子烟基因毒性评价方法概述
来源期刊 中国烟草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电子烟 体内试验方法 体外试验方法 基因毒性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9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96/j.issn.1007-5119.2020.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赛晶 10 21 3.0 4.0
2 严大为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5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8)
  • 参考文献(1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5)
  • 参考文献(1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烟
体内试验方法
体外试验方法
基因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烟草科学
双月刊
1007-5119
37-1277/S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2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