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安全总线的安全机制一般采用固定存储密钥和国际密码算法,这种方式存在不可控因素和密钥被侵入攻击的安全风险,针对传统总线传输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国密算法和物理不克隆函数的安全并行总线,该总线设计了一种环形振荡器物理不克隆函数和密钥生成机制,将物理不克隆函数结合随机数发生器由SM3密码算法生成密钥,采用国密SM4密码算法对总线上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加密时为了安全因素采用随机数对明文进行填充,保证了总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通过该安全机制实现的总线,能有效抵御侵入式分析,抵抗重放攻击,解决密钥易被破解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性和机密性.最后搭建了并行总线加密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一种改进的克隆函数优化算法
人工免疫系统
克隆选择
函数优化
学习机制
周期性变异
一种基于 OpenMP 的并行混合 PVS 算法
并行计算
混合PVS算法
博弈树
OpenMP
PVSplitting
CAN总线中的一种安全协议
CAN总线
认证协议
BAN逻辑
密钥序列
负载率
一种基于并行搜索策略的苍狼算法
苍狼算法
群体智能
并行搜索策略
仿生机制
函数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国密算法和物理不克隆函数的安全并行总线
来源期刊 南方电网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安全并行总线 物理不克隆函数 SM4密码算法 SM3密码算法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电力终端保密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3
字数 49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48/j.cnki.issn1674-0629.2020.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38 192 9.0 12.0
2 习伟 31 121 7.0 10.0
6 杜之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2 91 6.0 8.0
7 兰天 2 0 0.0 0.0
8 李汶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4)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全并行总线
物理不克隆函数
SM4密码算法
SM3密码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电网技术
月刊
1674-0629
44-1643/TK
16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水均岗6号粤电大厦西塔18楼
46-359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6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