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野菊花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富集野菊花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5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含量的97.17%.野菊花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桉油精(24.72%)、α-香叶烯(15.78%)、β-金合欢烯(l0.44%)、樟脑(10.05%)、α-衣兰油烯(4.81%)、α-水芹烯(4.43%)、α-蒎烯(4.28%)、莰烯(3.61%)、乙酸龙脑酯(2.56%)、侧柏烯(1.59%)、雪松烯(1.47%)等.结论 固相微萃取技术可用于野菊花挥发性成分分析,并提高其灵敏度与准确性.
推荐文章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杨树叶片的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
挥发性物质
黑杨叶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对玫瑰香葡萄酒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顶空固相微萃取
玫瑰香葡萄酒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组分
艾叶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艾叶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GC-MS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优化与‘安梨’花序挥发性成分分析
‘安梨’
挥发性成分
条件优化
香气品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西杨凌野菊花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来源期刊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野菊花 挥发油含量测定(中药)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与方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46.2020.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拉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9 419 12.0 20.0
2 王永林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药剂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12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菊花
挥发油含量测定(中药)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月刊
1673-4246
11-5398/R
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1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38
总下载数(次)
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