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同案同判"原则进行批评或辩护的基础,是对它所指为何这一问题有准确的认识.但在目前的讨论中,无论是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对于这一原则本身存在误解.对误解澄清需要在三个层面上来进行:在语义的层面上,"同案同判"指的就是"类似案件类似处理","同案"的确切所指是"同类案件".司法裁判所依循的类型化标准来自法律自身的建构,也要经过法教义学之知识和方法的双重限制,因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同案判断中价值判断的不确定性.在主张的层面上,同案同判并非结果导向、而是施加理由的原则.它作为形式原则虽然具有推定优先性,但并不是终局性的,与差异化判决完全可以相容.在性质的层面上,同案同判并非司法裁判普遍的方法论原则,而是一种价值论原则.它虽只是对依法裁判更为具象化的表达,但相对于后者具有更加形象地表露形式正义和可预期性之"溢出价值"、彰显司法活动之内在道德的社会效果.
推荐文章
对航迹计算法几点误解的剖析
航迹计算
中分纬度航法
墨卡托航法
纬度渐长率
专家澄清关于云计算的5个误解
云计算
澄清
质疑
误解
提高混合澄清器澄清效果的研究
溶剂萃取
混合澄清器
澄清性能
溜槽
混合澄清槽澄清室内流场特性测量
澄清槽
流动特性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挡板
油相夹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理解"同案同判"?——误解及其澄清
来源期刊 政法论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同案同判 同类案件 施加理由 非终局性 价值论原则 社会效果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DF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磊 75 391 8.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209)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案同判
同类案件
施加理由
非终局性
价值论原则
社会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政法论丛
双月刊
1002-6274
37-1016/D
大16开
山东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4611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1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