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存在对称性破缺引起的自极化及通过外界刺激可以改变其极化状态的铁电薄膜, 是一类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 铁电薄膜的光伏效应在光探测、能量转换和非易失性存储等领域表现出了潜在应用前景. 针对铁电薄膜光电流密度较小, 且存在退极化现象导致的光伏性能退化问题, 有必要寻求提高薄膜自极化的新途径,并对其导电性进行调控, 进一步优化铁电薄膜的光伏性能.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FTO导电玻璃上沉积了Au纳米粒子弥散分布在铁酸铋(BiFeO3, BFO)薄膜中的Au-BFO纳米复合薄膜, 研究了Au含量(0, 0.25 mol%, 0.5 mol%, 1 mol%和3 mol%)与此复合薄膜微观组织、电学和光伏性能的关系, 以确定Au的最佳添加量. 压电力显微镜的测量结果表明, Au含量为0.5 mol%时, Au-BFO纳米复合薄膜具有较强的自极化现象. 随着Au含量的增大, Au-BFO纳米复合薄膜的导电机制由肖特基发射模型转变为空间电荷限制电流. 对复合薄膜的光伏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Au含量为0.5 mol%时, Au-BFO纳米复合薄膜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分别是BFO薄膜的近3和5倍. Au-BFO纳米复合薄膜光伏效应的改善主要来源于复合薄膜的自极化现象增强和导电机制转变. 本文提拱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改善铁电薄膜光伏效应的方法, 为进一步理解铁电薄膜的光伏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推荐文章
三明治结构聚酰亚胺/SiO2纳米复合薄膜电学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
纳米SiO2
三明治结构
耐电晕
介电性能
TiO2和SiO2纳米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
光激电流法
纳米复合材料
电学性能
陷阱能级
退火温度对BiFeO3薄膜微结构与电特性的影响
BiFeO3薄膜
退火温度
微结构
极化
漏电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u-BiFeO3纳米复合薄膜的电学和光伏性能优化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铁酸铋 电学性能 光伏性能
年,卷(期) 202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8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52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9.202003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海务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物理与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1 112 5.0 9.0
2 谢忠帅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3 袁国亮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58 1.0 4.0
4 张亚菊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物理与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酸铋
电学性能
光伏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