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防护设计中,一般采用CFD软件计算得到流体域气动网格节点上的热流,而采用固体结构网格进行隔热瓦厚度设计.这两组网格界面上的节点数和节点位置相差很大,因此设计中需要进行不同网格之间的热流(载荷)数据传递.另外,在不同的飞行轨道工况下,飞行器各个部位的热流–时间曲线也不相同.为了设计出能满足所有轨道工况要求的隔热瓦,就需要对每个结构网格点拟合出一条能代表最严酷工况的热流–时间包络曲线.文章基于常体积转换法(CVT)进行改进,提高热流插值转换计算效率,提出拟合包络载荷曲线的新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最后通过算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推荐文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气动加热的工程计算方法
高超声速翼面
参考焓法
气动加热
工程计算
高超声速飞行器变体机翼方案及气动特性分析
高超声速飞行器
变体机翼
变后掠
机翼延伸
气动性
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气动加热计算方法研究
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
气动加热
无粘数值计算
工程算法
高超声速飞行器机动航迹优化
机动飞行
遗传算法
高超声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流载荷数据高效传递及包络处理方法
来源期刊 航天器环境工程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热防护系统 热流插值 包络载荷曲线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6-3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V211.3
字数 41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26/see.2020.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志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47 248 9.0 14.0
2 王东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超声速飞行器
热防护系统
热流插值
包络载荷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天器环境工程
双月刊
1673-1379
11-5333/V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5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2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