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油脂       
摘要:
水分、脂肪、蛋白质、灰分是重要的奇亚籽品质指标,目前主要依赖于化学法测定,过程烦琐,耗时费力,且不能多指标同时监测.以103份不同产地的奇亚籽为建模样本,通过19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和最佳谱区范围的筛选分别建立了奇亚籽中水分、脂肪、蛋白质、灰分的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表明:对于水分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平滑(SG)对光谱进行预处理,脂肪采用一阶导数(1st)和多元散射校正(MSC),蛋白质采用1st、标准正态变化(SNV)和SG,对于灰分采用1st、SNV和Norris微分平滑(ND)组合光谱进行预处理,针对各参数最佳预处理光谱采用人工法进行谱区筛选建立模型,得到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灰分的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0.972、0.925和0.923.结果显示,利用近红外光谱可以实现对奇亚籽的水分、脂肪、蛋白质以及灰分的同时快速无损检测,在大规模奇亚籽原料的分选中提高检测效率.
推荐文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大豆蛋白质、脂肪快速无损检测模型的优化构建
大豆
蛋白质
脂肪
近红外光谱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
BP神经网络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测定狭鳕鱼糜水分和蛋白质含量
鱼糜
近红外光谱
水分
蛋白质
无损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奇亚籽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灰分的近红外 光谱快速检测模型优化
来源期刊 中国油脂 学科
关键词 奇亚籽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定量模型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检测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4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S222+.1|O65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66/j.zgyz.1003-7969/2020.07.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晓芳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37 82 5.0 7.0
2 庞月红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7 77 6.0 8.0
3 彭彬倩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7)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7(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1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奇亚籽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定量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油脂
月刊
1003-7969
61-1099/TS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07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