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云南省昆明市绕城高速公路杨林隧道为实际背景,对隐伏型岩溶隧道最小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Madis/GTS NX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以溶洞与隧道之间围岩塑性区是否贯通为判断依据,进行不同条件下溶洞与隧道之间最小安全厚度预测,考虑围岩等级、侧压力系数、溶洞跨度、溶洞高跨比、渗透系数等5种因素对最小安全厚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数值试验,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推导出最小安全厚度的预判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最小安全厚度各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溶洞跨度>围岩等级>侧压力系数>溶洞高跨比>渗透系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推导出的预测模型与实际检测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所推导模型的准确性,可作为类似工程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钻爆施工条件下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及最小安全厚度研究
钻爆施工
裂纹扩展
突水滞后
最小安全厚度
应力波
基于SVM的溶洞顶板安全厚度智能预测模型
岩溶隧道
有限元
安全厚度
支持向量机
预测模型
基于条分法原理的充填型岩溶蓄水构造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
条分法
充填型
岩溶
蓄水构造
突水、突泥
最小安全厚度
自由飞行下基于冲突区域的最小安全间距研究
自由飞行
碰撞风险
冲突区域
最小安全间距
爬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隧顶岩溶最小安全厚度预测模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岩溶 最小安全厚度 多元回归分析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58.1
字数 32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文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路隧道
岩溶
最小安全厚度
多元回归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9-2269
62-1209/Z
大16开
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坪东路1号
54-13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4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5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