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弯曲倾倒变形本质是岩层所发生的弯曲流变变形,为了阐明其时效特点与力学特性,首先对反倾层状斜坡进行受力分析,将岩层某点的受力简化为自重应力与水平侧应力;其次在该受力条件下,进行了悬臂梁弯曲流变试验,将岩层悬臂式弯曲流变模型概化为4个阶段:瞬时变形阶段、衰减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基于上述的试验和分析,推导出悬臂梁弯曲流变的本构方程;并选取岩梁发生倾倒变形时极限位置处应变为0,对本构方程进行求解得出倾倒变形发育的极限深度;以悬臂梁倾倒折断时应变加速度等于稳态蠕变的上限加速度为求解条件,得出岩梁的倾倒折断深度.
推荐文章
基于CAD二次开发的悬臂梁弯曲变形程序研究
AutoCAD
二次开发
弯曲变形
C#.NET
悬臂梁大变形的新型优化方法
几何非线性
大变形
优化方法
目标函数
TiNi相变悬臂梁的横向冲击特性实验研究
固体力学
冲击相变
横向冲击
TiNi悬臂梁
相变铰
形状记忆合金
高冲击下微悬臂梁动态响应特性
高冲击
微悬臂梁
动态响应
尺寸效应
应变梯度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悬臂梁流变试验的倾倒变形力学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倾倒变形 力学特性 悬臂梁流变试验 倾倒发育深度 倾倒折断深度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100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4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9047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达 17 98 5.0 9.0
2 庞波 4 2 1.0 1.0
3 苏杭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58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倾倒变形
力学特性
悬臂梁流变试验
倾倒发育深度
倾倒折断深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双月刊
0258-2724
51-1277/U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
62-104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1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