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槟榔"有毒",此认知主要源于食用槟榔致癌报道.且现代研究确认槟榔中含毒性成分,毒性因果关系得到揭示.药用槟榔同样存在有毒的生物碱与鞣质,但历代医家均认为药用槟榔"无毒",临床用药不良反应鲜见.仅凭单体化学成分研究似乎无法准确判断药用槟榔是否有害.针对现今单体成分毒理数据与临床用药认知出现的矛盾,本文通过综述槟榔相关毒性研究,结合近年来有毒中药的研究思路,从化学成分出发,逐步推论至复方,以期探究造成毒性研究差异的深层原因,并为药用槟榔毒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槟榔油的提取工艺
槟榔油
索氏提取
干燥
工艺
栽植槟榔衍生问题之探讨
槟榔
水土保持
产销
卫生健康
食用槟榔中槟榔碱毒性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食用槟榔
槟榔碱
生物碱
毒性
生理活性
试论挫折教育的误区与改进
心理素质
挫折教育
误区
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家校配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药用槟榔"毒性"的误区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单体成分 中药毒性 槟榔复方 临床安全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质量安全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9
页数 8页 分类号 R9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390.2020.09.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海民 114 883 17.0 24.0
2 徐冰 60 352 11.0 16.0
3 王鹏龙 42 115 6.0 9.0
4 李菲菲 3 0 0.0 0.0
5 项嘉伟 1 0 0.0 0.0
6 刘小靖 2 0 0.0 0.0
7 田学浩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体成分
中药毒性
槟榔复方
临床安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月刊
1673-5390
11-5362/D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南路甲2号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