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对后备母猪子宫和卵巢抗氧化和炎症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胎次和体重((23.20±0.68)kg)相近的长×大二元后备母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T1、T2、T3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00、800、1600μg·kg-1 ZEA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如下:1)与CON组相比,T3组血清T-AOC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子宫组织中,T2和T3组T-AOC活性显著降低(P<0.05),T3组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卵巢组织中,T3组T-AOC活性、T2组GSH-Px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T3组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3)与CON组相比,T2组血清TNF-α和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T1~T3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子宫组织中,T2组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T1和T3组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卵巢组织中,T2组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T1~T3组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5)子宫组织中,T3组Cu/Zn-SOD mRNA的相对表达显著低于CON组(P<0.05),T2组IL-1βmRNA的相对表达显著高于CON组(P<0.05).6)卵巢组织中,T3组GSH-Px mRNA的相对表达显著低于CON组(P<0.05),T2组IL-1βmRNA的相对表达显著高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ZEA能通过抑制SOD和GSH-Px的表达与合成,降低后备母猪子宫和卵巢的抗氧化性能,并引起氧化应激.ZEA能通过促进T N F-α和IL-1β表达与合成引起子宫和卵巢的炎症反应,抑制IL-10的表达与合成从而抑制两组织的抗炎反应.
推荐文章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ZHD101的表达优化及在玉米浆脱毒中的应用
玉米赤霉烯酮
高效表达
生物降解
玉米浆
食品安全
玉米赤霉烯酮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害及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毒害
脱毒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
母猪
繁殖性能
生殖激素
免疫球蛋白
基因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赤霉烯酮对后备母猪子宫和卵巢抗氧化和炎症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后备母猪 子宫 卵巢 抗氧化 炎症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营养与饲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7-1645
页数 9页 分类号 S828|S859.87
字数 22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43/j.issn.0366-6964.2020.07.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宝江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06 820 14.0 21.0
3 崔嘉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7 41 4.0 5.0
4 杨新宇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5 14 3.0 3.0
5 吴峰洋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7 6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赤霉烯酮
后备母猪
子宫
卵巢
抗氧化
炎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兽医学报
月刊
0366-6964
11-1985/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82-4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