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畜牧兽医杂志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特殊毒性的生物毒素,它的强雌激素样作用对动物机体的伤害很大,不仅引起动物流产、死胎、低产仔率等生殖机能异常,还可以导致繁殖功能下降、不育、畸形等.已有研究表明,ZEA对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产生明显的损伤,对细胞和遗传性也有毒性作用.目前,虽然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揭示玉米赤霉烯酮损害机体生殖功能的机制,但关于它影响机体的生殖性能更详尽的机制还亟待进一步的研究.文章主要针对玉米赤霉烯酮的生殖毒性进行了综述,总结出ZEA对生殖系统的毒性机制,从而为临床预防及治疗繁殖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真菌毒素
生物降解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中毒
机理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真菌毒素
食品安全
检测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赤霉烯酮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畜牧兽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年,卷(期) 2014,(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9.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鸣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76 441 13.0 16.0
2 李引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104 505 12.0 16.0
3 周宏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55 299 11.0 14.0
4 刘晓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29 133 6.0 10.0
5 周丹朝 4 20 2.0 4.0
6 赵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7 39 3.0 6.0
7 王青 4 1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赤霉烯酮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兽医杂志
双月刊
1004-6704
61-1085/S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0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7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