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先入后出”之法是将阴分之邪透至阳分,再由阳分达邪于外,是为邪伏阴分证而设.若邪伏手厥阴,方用薛氏三甲散,三甲先入厥阴,其余三药后引邪出于阳分.若邪伏足厥阴,方用青蒿鳖甲汤,鳖甲、青蒿一出一入,给伏邪以出路.无论温热类温病还是湿热类温病,后期久病入络,邪伏阴分,均可用“先入后出”之法,即先以入血络阴分之药领入,直达病所,再由芳香辛散或苦降之药领出,经一种或多种途径透邪而出,从而治疗以邪伏阴分为病机的各种杂病.
推荐文章
温潜温通之法治疗阳虚型原发性高血压40例
原发性高血压
阳虚型
温潜温通
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方法初探
小学数学
'先学后教'
方法初探
初探“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情景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教师点拨
效果评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模式
学习能力
先学后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初探温病中“先入后出”之法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先入后出” 邪伏阴分 薛氏三甲散 青蒿鳖甲汤 温病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6-18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0.09.4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懿纯 15 65 5.0 7.0
2 范顺 3 2 1.0 1.0
3 石冲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入后出”
邪伏阴分
薛氏三甲散
青蒿鳖甲汤
温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