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文学革命的发难者以及自由主义阵营的代表人物,胡适的形象在百年来历经变迁,从民国时期的众声喧哗到建国后的全面否定,再到新时期的逐步“去政治化”评价。本文将视点落在民国到文革这段时期,对这期间的重要文学史的胡适书写进行梳理,并探析评价生成背后的原因。民国时期的众声喧哗得益于当时宽松的学术环境,当时处于新旧文学阵营的学者因立场的不同而对胡适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此期已经孕育着建国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胡适评价模式,这些“五四”亲历者对胡适的评述构成了初始的胡适书写。建国后,新文学的性质被规定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被划定为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的胡适,其评价逐步呈现出全面否定的态势。无论是多元评价,还是全面否定,背后都蕴含着广泛意义上的政治影响。
推荐文章
中国文学史杨慎书写评议
杨慎
文学史
书写
地位
“读图时代”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践与反思——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传》为例
读图时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学史中的胡适书写(1917—1977)
来源期刊 长安学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民国 建国后 文学史 胡适书写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姝 4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国
建国后
文学史
胡适书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安学刊
双月刊
陕西省西安市小寨西路119号中共陕西省委
出版文献量(篇)
3295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