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校园欺凌是一种具有暴力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现象,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同情理论视域重新审视校园欺凌的成因,情感共鸣减弱助长了欺凌行为的发生,道德教育形式化成为诱发欺凌行为的潜在隐患,利己性美德减少和利他性美德缺失则是欺凌愈演愈烈的重要因素.为防范、应对校园欺凌的发生,培养共情能力,优化道德教育,平衡内心良知,加强法制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以降低欺凌行为发生的频率.
推荐文章
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及其对策探讨
小学校园
欺凌行为
对策
小学儿童校园欺凌行为调查
小学儿童
欺凌行为
身体欺凌
语言欺凌
农村初中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
农村教育
初中校园
欺凌行为
成因
防治对策
学生欺凌的校园防治策略
中学生
欺凌
防治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同情理论视域下校园欺凌行为探析
来源期刊 教育实践与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同情理论 校园欺凌 旁观者 同情心
年,卷(期) 2020,(21) 所属期刊栏目 心理健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G4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护君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情理论
校园欺凌
旁观者
同情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实践与研究
旬刊
1009-010X
13-1259/G4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267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267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