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纳塔葡糖酸醋杆菌遗传操作系统,为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改造该类菌株,提高纤维素产量,提升纤维素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优化培养基确定菌株电转化感受态制备条件,采用质粒或者线性化片段在不同电压下进行转化,优化最佳转化条件.[结果]采用添加了1%纤维素酶的C2培养基进行1次摇瓶转接,可有效制备纳塔葡糖酸醋杆菌电转化感受态;采用携带同源臂及Kan抗性基因的环状质粒或者线性化片段均实现了对纳塔葡糖酸醋杆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DH)的同源双交换基因敲除;GDH基因的敲除降低了工程菌株发酵产纤维素膜过程的葡萄糖酸产生,提高了细菌纤维素的最终产量及品质.[结论]成功建立了纳塔葡糖酸醋杆菌遗传转化方法和基因敲除方法.
推荐文章
红茶菌制备细菌纤维素的研究
细菌纤维素
红茶菌
木葡糖酸醋杆菌
木醋杆菌
碳氮源
茶水
细菌纤维素合成与鉴定研究综述
细菌纤维素
碳源利用
产物鉴定
合成途径
合成酶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与调控进展
细菌纤维素
葡糖酸醋杆菌
调控
剪切力对木葡糖醋杆菌及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细菌纤维素
动态培养
剪切力
木葡糖醋杆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细菌纤维素合成菌纳塔葡糖酸醋杆菌遗传操作方法的建立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纳塔葡糖酸醋杆菌 电转化 基因敲除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科学·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3
字数 5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0.1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权 1 0 0.0 0.0
2 张鸿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菌纤维素
纳塔葡糖酸醋杆菌
电转化
基因敲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