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工智能应用需要以海量的个人信息数据作支撑.人工智能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应用不当,就可能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 在2020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建议,隐私信息采集应区分"战时"和"平时",并坚持"最小够用"原则.他举例说:"健康码"采集的信息,疫情过后再使用的话,要有相关规定;行程码"显示的行程信息,建议由逐一列出手机使用者去过的地区,调整为只列出去过的中高风险地区.
推荐文章
隐私保护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
隐私保护
启发式技术
安全多方技术
重构技术
基于差分隐私机制的位置数据隐私保护策略
位置数据
访问频率
差分隐私保护
多级查询树
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数据发布
隐私保护
匿名技术
信息度量
隐私保护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
隐私保护
数据挖掘
随机扰动
安全多方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如何管控数据保护隐私
来源期刊 计算机与网络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防火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与网络
半月刊
1008-1739
13-1223/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4信箱215分箱
18-210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00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07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