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栽培六倍体燕麦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理清其起源对燕麦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对27份来自中国的大粒裸燕麦材料测序,结合先前发表的包括6个六倍体燕麦种在内的66份燕麦材料的GBS数据进行SNP挖掘。UNEAK管道挖掘共计得到MAF大于0.5,callrate大于0.95的SNP标记8902个。进一步剔除缺失值大于0.15的4个燕麦材料后,对其余89份材料进行PCA分析、STRUCTURE分析以及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种中,除A.sterilis外,大多数来自同一物种的材料聚为一类,不同物种间能够较好地分开,表明这些物种之间存在较强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分别代表野生种和栽培种的2支,表明野生种和栽培种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在栽培种中,A.sativa与A.byzantina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分散在不同的类群中,二者未出现明显的遗传分化,具有较高的遗传同质性,A.sativassp.nuda与A.sativa亲缘关系较近,但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因此形成独立的类群。值得注意的是,来自野生种A.sterilis的材料被分在2个类群中,其中来自西南亚地区(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地区)的居群与A.sativa和A.byzantina聚在一起,揭示此地区的A.sterilis居群可能是A.sativa和A.byzantina的祖先种。野生种A.hybrida显示出与A.fatua较高的遗传同质性,因此将其作为A.fatua的亚种较为合理。本研究为栽培六倍体燕麦起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四倍体大燕麦与六倍体裸燕麦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
四倍体大燕麦
六倍体裸燕麦
远缘杂交
受精
胚胎发育
四倍体大燕麦×六倍体裸燕麦的杂种F1的产生及鉴定
四倍体大燕麦
六倍体裸燕麦
远缘杂交
同工酶
RAPD标记
基于高通量测序开发玉米高效KASP分子标记
玉米
重测序
KASP标记
种质资源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大麦InDel标记开发及应用
大麦
重测序
InDel标记
品种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高通量GBS-SNP标记的栽培燕麦六倍体起源研究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栽培六倍体燕麦 GBS测序 驯化 起源 SNP标记
年,卷(期) 2021,(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4-161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9.8109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栽培六倍体燕麦
GBS测序
驯化
起源
SNP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