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醒脾舒肝汤进行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miRNA研究,分析其在增强自噬发挥抗抑郁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开发醒脾舒肝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收集醒脾舒肝汤活性化合物并进行初步筛选.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化合物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预测中医郁病对应的西医病名焦虑症、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的作用靶点,交集靶点得出"中药—疾病—表型"共同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构建,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MCODE、MCC及拓扑分析整合得出共同靶点关键基因.采用WebGestalt数据库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及聚类亚网络分析.采用TargetScan数据库对关键基因mRNA进行反向预测其miRNA,构建miRNA-mRNA互作关系网络调控模式.结果:醒脾舒肝汤中有效高活性化合物:麻黄10个,红花12个,川芎6个,细辛6个,艾叶7个,柴胡9个,吴茱萸21个,白术4个,白芍3个,香附10个;"中药—疾病—表型"共同靶点312个,整合算法分析后获得39个关键基因;富集分析结果得出醒脾舒肝汤在细胞膜区改变膜蛋白结构,影响蛋白与蛋白、RNA、DNA结合,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生物进程抗抑郁,其机制可能与网络化调控多通路机制介导自噬增强有关;miRNA-mRNA相互作用模式可能调控自噬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醒脾舒肝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miRNA参与增强自噬机制发挥抗抑郁作用,为中医郁病治疗,西医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治疗提供理论靶点及临床预测标志物,推进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郁病的发展.
推荐文章
中医药调节自噬途径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
帕金森病
自噬
中医药
气虚
痰浊血瘀
机器学习与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
生物信息学
学习方法
人工智能
荡脾舒郁汤治疗癌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荡脾舒郁汤
癌性消化不良
醋酸甲地孕酮片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及查询
生物信息学
数据库
查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生物信息学整合分析醒脾舒肝汤调节自噬治疗中医郁病的分子机制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醒脾舒肝汤 郁病 miRNA 抑郁症 焦虑症 躯体形式障碍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2-393
页数 12页 分类号 R28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1.02.08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醒脾舒肝汤
郁病
miRNA
抑郁症
焦虑症
躯体形式障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