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儿童文学的翻译需要思考儿童读者的接受性.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只有读者理解和接受文学作品才能实现其文学价值.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对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夜莺与玫瑰》巴金译本和林徽因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巴金译文考虑了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更适合中国小读者群体阅读,而林译本主要是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讴歌,因而其译文似乎更适合成年读者而非儿童读者.
推荐文章
五四时期外国民间儿童文学的翻译与出版
五四时期
民间儿童文学
翻译出版
影响
启示
从目的论视角看儿童文学翻译
目的论
儿童文学
翻译技巧
蒙古族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研究
蒙古族
翻译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译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谈儿童文学翻译的读者期待——《夜莺与玫瑰》两译文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学科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夜莺与玫瑰》 读者期待 译文对比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197
页数 2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文学
《夜莺与玫瑰》
读者期待
译文对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96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30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