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采用湿法炼锌还原浸出后液进行铟的回收过程中,部分锡进入反萃液中,影响后续精铟质量,除锡渣中含有铟、锡等杂质,锡会在系统中逐步富集,影响萃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效率.本文进行了采用预调pH值-H2 O2氧化方法去除反萃后液中锡的研究,分别对终点pH值、双氧水加入量、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试验,考查不同条件下的除锡效果,并对除锡渣进行酸浸和碱浸除锡的探索.试验表明,控制铟的反萃液温度为50℃,终点pH为2.0左右,反应时间为1 h,并缓慢加入双氧水,双氧水加入量5 g/L,即可达到铟和锡分离的效果;采用浓硫酸或浓盐酸浸出除锡渣均不能满足铟的浸出要求,且浸出过程中部分锡也被浸出进入溶液,不能实现铟和锡的彻底分离.采用碱浸的方法,控制反应温度为90℃,液固比为3:1,反应时间为2 h,氢氧化钠加入量达到100 g/L以上时,80%的锡可以从除锡渣中分离出来,进入溶液中,且铟基本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留在渣中,实现了铟和锡的彻底分离.
推荐文章
固液反萃湿法磷酸生产磷铵的工艺研究
湿法磷酸
磷铵
固液反萃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锡铋铟合金中的铟
锡铋铟合金
EDTA
络合滴定
氧化铟锡靶与铟的润湿性研究
氧化铟锡
溅射
润湿
焊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铟反萃液除锡工艺研究与应用
来源期刊 有色冶金节能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湿法炼锌 铟回收 除锡 碱浸 酸浸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回收|Resources Recover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84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10/j.cnki.cn11-4011/tf.2022.01.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法炼锌
铟回收
除锡
碱浸
酸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冶金节能
双月刊
1008-5122
11-4011/TF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2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