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小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心思更加细腻敏感,也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峰期.常见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情绪识别法、行为识别法两种方法,具体心理问题表现在社交中的问题、过渡性焦虑、品行问题、学习成绩不良、对抗行为、进食问题等几个方面,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往往来自自身、家庭和学校,因此,需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或是心理治疗,心理干预的手段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心理危机干预等.本文将结合中小学生当下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探索有效的识别和干预策略:加强心理疏导,增强其抗挫折能力、丰富课余生活,注重排解不良情绪、渗透学科教育,创造轻松成长环境.
推荐文章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
心理健康问题
中小学生
流行病学
关于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分析
中小学生
辍学
家庭教育
校园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城乡结合部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成因
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生教育研究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策略
来源期刊 科学咨询 学科
关键词 中小学 心理问题 识别和干预
年,卷(期) 2022,(8)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小学
心理问题
识别和干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咨询
周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020
总下载数(次)
223
总被引数(次)
483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