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丛刊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31

东方丛刊

Th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Studies of the Orient

《东方丛刊》面向国内外的文化研究及东方学专业研究人员,面向在高校开设东方文学、东方文化、东方美学、东方诗学的专业任课教师研究生以 及广大的东方文学和东方文化、美学理论的爱好者,以弘扬东方文化的优良传统,推动深入研究和阐发东方文化、东方美学、中国诗学理论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为宗旨,以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为目标、倡导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方针,扶植具有原创性和民... 更多
主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SN:
CN: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541001
地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3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杨健平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71-187
    摘要: 东西方民族在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交流史中,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审美效应,因而构成了令世人瞩目的两种文化上的互补。但是,既然东西方文化具有巨大的差异,那也就意味着这种跨文化交流所呈现的,不可能总是一...
  • 作者: 曾军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88-201
    摘要: “形象的技术是我们视觉文化经验的中心。”视觉形象现在已经铺天盖地,占据了几乎张目即视的一切领域,而书则静静地放在书架上,除非你主动地去翻阅才可能被阅读。如果观看更胜于阅读或更具吸引力的话,那...
  • 作者: 江朝辉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02-214
    摘要: 2006年春节晚会,赵本山以《说事儿》第八次蝉联小品王之称。从乡村职业者和农村小人物的边缘身份转换到央视春节晚会顶梁柱,十多年来,赵本山以幽默风趣的狂欢化风格成为赢得中国人最多掌声与笑声的小...
  • 作者: 痖弦 马梦琳(整理)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15-241
    摘要: 咱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的民族,样样都用诗来表现。你看,夏天,到人家里去,咱从前没电扇,就拿一把扇子,扇子上面有字:“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大理不通。”为什么?你热我也热呀。到庙里抽个...
  • 作者: 吴微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42-254
    摘要: 康、雍、乾三世,方、刘、姚三家以古文称誉百年,海内翕然,号为正宗;余绪繁衍,蔚为大观。桐城派由是而主盟清代文坛二百余年。故郭绍虞曰:“由清代的文学史言,由清代的文学批评言,都不能不以桐城派为...
  • 作者: 肖翠云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255-265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文论“语言学转向”的影响和启发下,中国文论界和批评界也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语言,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语言热潮。在这股热潮中,语言、文体、形式、结构等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
  • 作者: 乐黛云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24
    摘要: 中国比较文学不像欧美比较文学,发端于大学讲坛。1987年6月,我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任会长、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杨周翰先生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日本比较文学学会年会上作了一次题为“中国比较文学的今昔”...
  • 作者: 石海军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25-36
    摘要: 拉什迪是一个典型的印度后殖民流散作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伴随着印度的独立而出生,在60年代移居西方,到了80年代初,随着其重要作品《午夜的孩子》的发表,拉什迪开始走红于西方文坛,他的创作随...
  • 作者: 尹锡南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37-50
    摘要: 保罗·斯各特(Paul Scott,1920-1978)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一位非常重要的涉印题材作家。从1943到1972年,他曾先后四次去过印度。其中最长的一次是1943年到1946年,他...
  • 作者: 杨晓霞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51-67
    摘要: 在中国古代的诗文批评中,常以“韵”来论诗。 唐代司空图以“韵”、“味”论诗,提出诗歌应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审美情趣。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考察了以前文论家对于“韵”的各种定义...
  • 作者: 乔光辉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68-81
    摘要: 在朝鲜李朝,《剪灯新话》是作为汉语的最佳入门读物即“汉语教材”的形式为民众所接受。金时习的《金鳌新话》虽仿作《剪灯新话》,但反映的是朝鲜本民族的风情。《剪灯新话》对于日本文坛的影响经历了由形...
  • 作者: 蒋岱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82-97
    摘要: 对于13世纪末的意大利威尼斯人来说,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热那亚监狱中口述的《游记》(新译本作“行记”),无异于茶余饭后解闷的海外奇闻,是那种“虚拟的”所谓...
  • 作者: 王进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98-104
    摘要: 初版《传奇》的十个中短篇在中西新旧杂糅的文化寓意上,犹如“镜像”两两“对照”,实际整体构成一个现代中国寓言,显示出张爱玲“参差的对照”所独具的思想视野。
  • 作者: 唐海东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05-113
    摘要: 一、《金山歌集》简介 《金山歌集)(Songs of Gold Mountain)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一本译诗集。书中收录了220首用广东方言写作的“四十六字歌”及其英译。...
  • 作者: 格雷厄姆·桑德斯 王晓路(译)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14-129
    摘要: 中国戏剧和小说理论直至17世纪才比较系统地形成,而其他的中国艺术理论,如诗论、乐论、书法及画论等早已建构了好几个世纪了。其延缓的历史原因在于这两种文类本身发展较晚,经过长期复杂的形成过程,中...
  • 作者: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30-131
    摘要: 关于文艺学的理论创新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许多学者从拓展文艺学的学科边界,探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方式,突破认识论文艺观,寻找存在论、价值论根基,引入文化研究和批评的思...
  • 作者: 朱立元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32-147
    摘要: 文学是入学,支学所描写和展现韵是人的丰富心灵和复杂人性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多数人的共识,也是我们重新强调文艺研究的人学理论基础的一个根据。而且在当前,这个问题尤其迫切。众所周知,在...
  • 作者: 张弓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48-157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是一个复杂工程,在对其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一些概念进行界定,厘清它们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文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简称。马克思主义文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 作者: 孙士聪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58-166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展开的社会实践和理论创造过程,作为这个过程的伟大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苏联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三种基本范式和当代形态。中国马克思...
  • 作者: 黄文发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67-175
    摘要: 随着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引起巨大变化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对其与中国传统文论相结合的问题进行...
  • 作者: 于云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76-182
    摘要: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产物,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马克思文艺理论文艺工作者的追求所在。在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
  • 作者: 向丽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83-196
    摘要: 在新的文化变迁和转向中,后现代美学与传统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美学形态,在关于美学学科建设、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关于美的阐释等问题上的冲突日益明显,并由此引发了关于美学学科自身建设的一个...
  • 作者: 黄茂文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197-205
    摘要: 康德关于美的四个定义的具体内容我们可能不会陌生,但对于康德是在什么样的思想前提之下来谈美,并且关于美的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通向何处,可能一直没有能够形成一个问题被纳入我们的思考。具体说来,人们一...
  • 作者: 付飞亮(录音整理) 唐崇昭 肖绵(录音整理)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206-217
    摘要: 今天我非常高兴来到广西师范大学,因为我的父亲是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教古文的老教授,小时候我就住在师范大学宿舍,所以来到这里觉得特别亲切。我觉得当老师的人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人,所以我能有机会跟你们沟...
  • 作者: 刘大先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218-234
    摘要: 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越来越成为言人人殊的话题,它牵涉到晚清以来社会文化的转型、科技进步、公共空间拓展、新兴媒体产生、西方现代观念的译介输入等一系列交错复杂的关系,包括政治、伦理、经济、...
  • 作者: 李小荣
    刊名: 东方丛刊
    发表期刊: 2006年4期
    页码:  235-241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在研讨佛教与隋唐五代文学之关系时,讨论对象多集中在禅与诗,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代表性的著作有陈允吉先生的《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东方丛刊基本信息

刊名 东方丛刊 主编 麦永雄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541001 电子邮箱
电话 0773-58460 网址
地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东方丛刊评价信息

东方丛刊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