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年鉴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中国哲学年鉴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秉承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办刊宗旨,全方位呈现中国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大事件,客观记录中国哲学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进程。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ISSN:
1004-3462
CN:
11-2935/B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100732
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莫伟民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10-312
    摘要: 【导语】我们不妨认为,历史与主体这两个主题共同构成了内嵌于福柯思想图景的一幅“双折画”。一方面,自笛卡尔以来一直被等同为绝对而自明之意识的哲学主体在一种历史分析中分崩离析了。这种分析摆脱了观...
  • 作者: 杨大春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12-314
    摘要: 乌托邦思维是一种空间思维,但最终被现代性的时间思维或内在思维所同化。而异托邦思维在现代性进程中已有萌芽,它主要属于当代性的空间思维或外在思维。从总体上看,空间思维是一种非连续性的或断裂性的思...
  • 作者: 钱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14-315
    摘要: 福柯在《尼采、谱系学和历史》一文中,对西方近代以来的形而上学历史观提出了强烈的批判。他认为西方近代形成的历史学并不完全是对历史事实的研究和发掘,“这种历史学家的历史在时间之外寻找一个支点,并...
  • 作者: 宋玲玲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16-317
    摘要: 阿多从两个方面批评了福柯。其一,阿多反对福柯对快乐的定义。福柯把古希腊-罗马的伦理学看作是自我在自身中寻找voluptas(快乐),福柯把快乐看成是gaudium/laetitia(喜悦)的...
  • 作者: 唐先一 张志林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18-320
    摘要: 【导语】量子力学与粒子物理等微观物理学无疑是迄今人们对于世界的微观图景所作出的最佳说明,堪称精确科学的典范。但恰如爱因斯坦所言,自然是微妙的。新世纪以来,纵然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技术研究的兴起...
  • 作者: 乔笑斐 张培富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20-321
    摘要: 多世界解释作为相对态解释的一种解读,将相对态解释中的分支解读为“世界分裂”,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多世界解释的支持者必须对“世界分裂”的真实含义作出进一步的说明,而要想深入理解多世界解释中...
  • 作者: 刘敏 郭贵春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22-323
    摘要: 无论是在量子力学还是在量子场论中,波函数的不可观察性与我们经验的有限性,造成了波函数在量子理论中语义解读的多样性。波函数实在论作为波函数的一种语义解读,被看作量子力学语境下高维位形空间的波场...
  • 作者: 陈向群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23-325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都将意识排除在物理学的大门之外,认为意识只是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所研究的议题。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发现,在意识研究领域,相当多的量子物理学家从量子力学角度来寻求解...
  • 作者: 赵君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25-326
    摘要: 20世纪,人类一方面在探寻物质本源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微观物理学开始出现一系列边缘化现象。其中,物理模型的边缘化现象是整个微观物理学边缘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微观物理模型的构建很大程...
  • 作者: 楼巍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27-329
    摘要: 【导语】从历史上来讲,17世纪自然哲学向自然科学过渡时就曾经出现过“实验哲学”,它实际上属于近代自然哲学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科学实验研究自然规律。而现在所说的“实验哲学”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
  • 作者: 梅剑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29-331
    摘要: 在语言哲学中,关于专名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名字的意义为与其相关联的一个或一簇描绘所表达,并且这一个或一簇描述就确定了名字所指称的对象。弗雷格、罗素、塞尔大致可以归为这一类,我们称之为描述...
  • 作者: 孙保学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31-332
    摘要: 哲学研究明显地不同于科学研究。哲学以思想的卓越与论证的精巧而著称,它常被人们赋予一种崇高的学科地位。薛定谔曾称赞“哲学是科学家的支柱、脚手架、先遣队”。然而,哲学或许比其他任何智力学科都更多...
  • 作者: 邓安庆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33-335
    摘要: 【导语】“分析伦理学”是当代英美道德哲学的主流研究范式之一,其研究进路从目的、方法、性质乃至目标都与以欧陆哲学为底色的伦理学研究范式明显不同。近年来,随着国内“分析进路的伦理学”论坛的举办(...
  • 作者: 张庆熊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35-337
    摘要: 当前,在关于“分析进路的伦理学范式”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引人关注:“科学性的描述,使得道德既不通达‘天理’(因为形而上学被否定了),也不脚踏实地(因为‘道德’变成了对概念的词义分析,变成了单...
  • 作者: 陈真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37-338
    摘要: 拜读邓安庆教授的大作《分析进路的伦理学范式批判》(以下简称“邓文”)之后,笔者感到确实需要在一些关于哲学(包括伦理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上与邓教授商榷。在笔者看来,所谓“分析进路的伦...
  • 作者: 冯平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39-340
    摘要: 摩尔伦理学引人质疑之点集中在:关于“善”是不可定义的、对“自然主义的谬误”的批判,以及当他自己言说“理想事物”时而被认为的“分析路向的不彻底性”。“善”是不可定义的,是摩尔《伦理学原理》和《...
  • 作者: 汪行福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40-341
    摘要: 邓安庆教授的论文《分析进路的伦理学范式批判》(以下简称“邓文”)甫一问世就受到学界的关注,主要原因是他明确反对把语言和逻辑分析作为伦理学研究核心的分析的伦理学传统,旗帜鲜明地主张伦理学应以存...
  • 作者: 郝兆宽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42-343
    摘要: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科学所使用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分析,这是分析哲学的教条之一。因为他们相信,“通过对语言的一种哲学说明可以获得对思想的一种哲学说明”。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综合的说明”。具体到...
  • 作者: 王金林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43-344
    摘要: 分析范式企图一统伦理学久矣!然而,伦理学的分析转向每每令人晕头转向。词语辨析之细致功夫与道德判断之空洞无物并存。对此,邓安庆教授一针见血:“没有任何道德词语的明确含义是单纯由概念分析而确定的...
  • 作者: 王柯平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45-346
    摘要: 【导语】相对于当代西方美学的稳定推进而言,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在经历了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引介与移植之后,研究者一直反思如何保持中国美学自身之特点,并尝试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获...
  • 作者: 张法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47-348
    摘要: “斤”作为中国原初的手斧和带柄斧,盛行于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对中国文化的观念塑造起了重要作用。“斤”这个概念关联到整个远古时代的工具体系、技术体系、计量体系、天地规律,可以说,远古观念的基本要...
  • 作者: 刘成纪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48-350
    摘要: 先秦两汉时期,“乐”除了因涵盖诸艺术体式而显现出扩张性外,它的更具广延性的意义来自于音乐之“乐(yue)”与快乐之“乐(le)”的互训关系。按许慎《说文》言:“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
  • 作者: 骆冬青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0-351
    摘要: 汉字之存在特点,在于“汉字”与“汉语”不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汉字思维是“形”的思维、“象”的思维。所以,汉字的传达可以不经语音作中介。这是汉字不同于西方拼音文字的特性。“文字”,在《说...
  • 作者: 路向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2-353
    摘要: 【导语】企业作为创造利益的重要主体,其社会责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更是得到研究者多角度的讨论。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关注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并以此限制企业的自利动机,强调通过对自我利益...
  • 作者: 李欣隆 解本远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3-355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处理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赢利之间的关系。功利主义作为一种道德理论,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它在处理社会责任与企业赢利之间关系上的态...
  • 作者: 孙丰云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5-356
    摘要: 从文献上看,关于企业与人权的具体讨论尚未进入中国伦理学者的视界,尽管对这一问题的伦理思考本身具有其他学科领域(如法律、政治等)的理论论证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外在的压力和挑战与内在的伦理动机...
  • 作者: 孙正聿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9-359
    摘要: 时代变革必然引发哲学观念变革。在人类文明史上,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及其自我意识,并因此改变了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正在以“现代性”为标志的“世...
  • 作者: 张汝伦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9-359
    摘要: 重建中国精神是时代的要求。重建中国精神,首先要重建中国哲学,而重建中国哲学,就必须进行哲学对话。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深入中国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但与原来的中国传统之间尚缺乏有机的融合贯...
  • 作者: 叶险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9-359
    摘要: 马克思哲学批判的灵魂和本性是现实批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首先实现其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科学批判,才能进而在逻辑上实现其对整个世界现实的科学批判。然而,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受“非批判的批判...
  • 作者: 姚新中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59-360
    摘要: 哲学与“现时代”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其魅力在于每一代哲学学人都面临着与他们那个时代的关系问题,即如何既能站在时代的前列、提出理解当务之急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又能立足于历史的高度,批判性地反思...

中国哲学年鉴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主编 张志强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ISSN 1004-3462 CN 11-2935/B
邮编 100732 电子邮箱 zhexuenianjian@126.com
电话 010-851955 网址
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哲学年鉴评价信息

中国哲学年鉴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