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年鉴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中国哲学年鉴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秉承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办刊宗旨,全方位呈现中国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大事件,客观记录中国哲学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进程。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ISSN:
1004-3462
CN:
11-2935/B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100732
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陈霞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7-367
    摘要: “德”与“道”都是道家的重要哲学概念。老子大量地谈到了道德问题,并追问道德的根基。他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即“德”要跟从、效法“道”,“道”是“德”的根基,这个根基不依赖于天命和鬼神。相...
  • 作者: 杨海文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8-368
    摘要: 仁智对举是先秦两汉的儒学传统,孟子、班固则是把仁、智与圣结合起来并予以理想人格建构的突出代表。“仁且智”理念是孟子对理想人格所作的哲学界定,“圣-仁-智”模式是《古今人表》论理想人格所用的史...
  • 作者: 丁四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8-368
    摘要: “或”在楚竹书《恒先》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宇宙生化论概念,它居于“恒”之后、“气”之前。这个疑难概念在竹简中作不定代词用,是“或物”“某物”之义,而不是“有”(动词)“或然”(副词)或“或有或...
  • 作者: 黄克剑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8-368
    摘要: 《庄子·齐物论》所设“指”“马”之喻,至今仍可视为庄学史上的若干待解谜题之一。庄子因名家所辩“指”“马”而为“指”“马”之喻,却从根本上抑斥言辩。而“物”与“物论”、“物”之齐或不齐与“物论...
  • 作者: 刘运好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8-368
    摘要: 魏晋玄学与佛学,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和哲学体系,但是从共时性结构上说,玄学和佛学都属于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其中“无”与“空”的本体哲学,“有”与“无”的现象与本体的辩证关系,肯定—否定—...
  • 作者: 马晓英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9-370
    摘要: 罗汝芳是明代泰州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以“赤子之心”和“孝悌慈”为旨归的学术思想和“以讲会乡约治郡”的伦理政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阳明后学尤其是泰州学派中或流荡虚无而近禅、或“不复为...
  • 作者: 向世陵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9-369
    摘要: 由《礼记·礼运》而来的一家一人观念,在宋明时期被给予了广泛的讨论。气性之和合导出了博爱的“大家”说,而大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则成为王阳明仁说的中心课题。“心体之同然”与“一体之仁”相结合,...
  • 作者: 张学智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9-369
    摘要: 宋明理学典型地具有中国哲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理学家主张在具体修养中追求超越境界,获得精诚和勇气,同时悦乐和享受这种境界,这是宋明理学对终极关怀问题理解的重要方面。宋明理学的成立对儒家关于超越...
  • 作者: 陈立胜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69-369
    摘要: “独知”成为一个修身学的概念始于朱子慎独说。朱子训《中庸》与《大学》慎独之“独”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此“己所独知之地”不是一“物理空间”概念,乃是一心理空间概念,专指人心中一念萌发...
  • 作者: 肖永明 陈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0-370
    摘要: 黄式三是晚清汉宋兼采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其《论语后案》“不分汉宋”,于朱熹《论语集注》甚为措意,既肯定了朱熹论“学”的思想倾向、贬斥异端的学派主张,又对朱熹的天理观、人性论、道德论等方面加以批...
  • 作者: 郭晓东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0-370
    摘要: 宋翔凤以为,孔子受命为素王,述《易》《春秋》之“微言”,“微言”著见于群经之中,更集中体现于《论语》,故他借诠释《论语》而申述《公羊》之张三世、通三统诸义。其三世说在三世异辞与三世进化的基础...
  • 作者: 陈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0-370
    摘要: 明清之际的学者王船山,针对理学中程朱与陆王二派于后学传习中所见之流弊,通过对理学核心议题的独特解答,企图重构儒学的为学工夫体系。而对于理学心说的检讨及对治心工夫的重释,正居于其思想的核心地位...
  • 作者: 周广友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0-370
    摘要: 王夫之认为,“物”(器)包涵“可见之实”和“可循之恒”两方面,故“道”由“物”显,而“物”的生成变易皆依循于“道”。“物”实是阴阳之混合者,在大化流行(道)之中,阴阳体量的多寡和老稚、阴阳动...
  • 作者: 傅锡洪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1-372
    摘要: 江户前期,朱子学者山崎暗斋及其门流继承了朱熹《中庸章句》第16章“鬼神”章的注释立场,强调“鬼神实有”,“诚”即是对此“实有”的肯定。而同期伊藤仁斋发起的“古学”运动,却使得朱子学以《四书》...
  • 作者: 王玉彬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1-371
    摘要: 在康有为的人性论中,《孟子微》具有独特价值。《孟子微》中的人性思想成熟而深入,并包含对性善论的三维阐释:一是在三世说的视野中将性善称为“太平之基”,二是在人类品性的差等视野中把性善视为“为上...
  • 作者: 李景林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1-371
    摘要: 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新编》所作的“总结”,表现了一种由对哲学概念之形式与直觉内容的严格区分到肯定“真正的哲学是理智与直觉的结合”的思想转变。这个转变的根据,乃是一种哲学观念上的变化。冯先...
  • 作者: 李长春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1-371
    摘要: 廖平经学在现代中国的哲学史叙事中显得极其尴尬。冯友兰等哲学史家一方面承认它极其重要,另一方面又觉得它毫无价值。这种自相矛盾的看法体现了哲学史研究的内在困境。廖平全面继承了汉唐哲学的思想方法,...
  • 作者: 詹文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2-372
    摘要: 专家知识是柏拉图早期对话录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苏格拉底这个角色由以考察德性问题的基本视域。柏拉图早期知识概念主要指专家知识,而非作为命题态度的确知。专家知识是处置领域内事物的一种能力,它追求特...
  • 作者: 宋继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2-372
    摘要: 在柏拉图思想中,神话或“秘所思(Muthos)”与“逻各斯(Logos)”有根本的对立,即Muthos作为一种不可证伪的话语与Logos作为一种可证伪的话语之间的对立,Muthos作为叙述性...
  • 作者: 黄裕生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2-372
    摘要: 正如孔子面临删定诗书的文化使命一样,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也面临审定神话的任务。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对古希腊人具有重要影响,但是这些神话传说所包含的“神话神学”给伦理世界带来了诸多悖谬,首先是其“命...
  • 作者: 马万东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2-373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传统正义观点的驳斥和新的正义模型的建构,实际上展示了一种“正、反、合”的辩证结构。按照柏拉图所发展的正义合题,城邦和灵魂都是“功能联合体”,而正义作为“联合”功能的德性...
  • 作者: 先刚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2-372
    摘要: 在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中庸”(或“中道”)概念,并以此为基础阐发了其“美德”学说。通过分析并比较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学说和柏拉图的相关思想,可以发现柏拉图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
  • 作者: 刘素民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3-373
    摘要: 爱留根那将上帝的神性视为超越所有“存有”与“非存有”的纯粹与绝对之“无”。“无”的本性是“无中生有”,即超越的“无”以“存有”的方式自我显现。作为宇宙的本原,“无”是对所有的本质或实体的否定...
  • 作者: 刘玮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3-373
    摘要: 在亚里士多德讨论的所有伦理德性中,“豪迈(megalopsychia)”是引发争论最多的一个。在《欧德谟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以荣誉为核心的豪迈定义,但是这个定义引发了荣誉的地位问题、...
  • 作者: 聂敏里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3-373
    摘要: “实体-主体”原则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理论的核心原则,但是它与其谓述理论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揭示,从而它的内在理论实质也就不能得到清楚的说明。通过对亚里士多德谓述理论的深入分析,不仅证实了“实...
  • 作者: 刘小枫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3-373
    摘要: 民主政制的正当性论证,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基础论题,其中的一些理论难题迄今没有世所公认的答案。自然状态论是现代民主政制理论的基石,然而,政治哲学中的自然状态论并非17世纪西方理论家的发明,古希腊...
  • 作者: 吴增定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4-374
    摘要: 马基雅维里对于人民的理解和态度在政治哲学史上一直是有争议的,对于这一问题,学界有两种主要看法。精英主义者认为马基雅维里对于人民的态度完全是否定的,人民被看成一种被动、愚昧、落后和自私自利的政...
  • 作者: 赵敦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4-375
    摘要: 黑格尔哲学体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精神。黑格尔把表象、经验和思辨作为精神的三个层次,说明了内在于它们之中的思维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在对待真理的态度上,黑格尔最为关注的是真理之不可知论。在证...
  • 作者: 张志平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4-374
    摘要: 康德的实践哲学是一种“应该”哲学,即与人“必须做又不必然做”有关的哲学,而这样的哲学又是基于他对“人”本身的理解。康德不仅把存在者划分为不同类型,而且把作为存在者之一的人的性质也划分为不同层...
  • 作者: 吴功青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374-374
    摘要: 受黑格尔哲学史观的影响,文艺复兴哲学长期因其“混杂”“不均衡”和“缺乏深刻性”而备受冷落。19世纪末以来,布克哈特、卡西尔、加林等现代思想家逐渐扭转了这一偏见,重新赋予文艺复兴哲学以重要意义...

中国哲学年鉴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主编 张志强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ISSN 1004-3462 CN 11-2935/B
邮编 100732 电子邮箱 zhexuenianjian@126.com
电话 010-851955 网址
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哲学年鉴评价信息

中国哲学年鉴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