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理科:综合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63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中学理科:综合

曾用名: 中学理科:初中竞赛

主办单位:
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
ISSN:
1002-6363
CN:
45-1279/G4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530023
地址: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出版文献量(篇)
363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罗文君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4-5
    摘要: 近几年初中数学升学考试,无论是试题的内容还是试卷的结构,充分体现了考试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有利于...
  • 作者: 顾兴华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6
    摘要: 全日制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重要的是要让学...
  • 作者: 郁文美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9
    摘要: 如何搞好数学教学工作,使教法与教材相互统一?我认为应该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上下工夫、
  • 作者: 吴芳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0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
  • 作者: 汤富荣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1-12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应充分发展人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
  • 作者: 孙晚成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2-13
    摘要: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在这一...
  • 作者: 梁进海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4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可见,问题情境是数学课教学的“前奏”,认真做好这个“前奏”是上好每一节数学课的...
  • 作者: 贾粉玲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5
    摘要: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教学,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怎样做到以上几点呢?下面谈谈一些看法,供...
  • 作者: 王建英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7-18
    摘要: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人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就是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刻画.因此,我们应重视数与形的结合与转化.以形助数,从实际生...
  • 作者: 崔俊华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19
    摘要: 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用新的教学手段,用好新教材,这是笔者在使用按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后的切身体会.
  • 作者: 牛计珍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26
    摘要: 解题要依据题目的条件,有些条件明文直叙,当然备受重视;而有些条件没有直接给出且隐含在给出的条件里,容易被学生忽视.隐含条件的挖掘能有效检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并利用隐...
  • 作者: 杨显涛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32
    摘要: 一元二次方程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求最大值和最小值.但这历来是教学难点.本文结教材(北师大版)上的习题作些探讨延伸.
  • 作者: 郭香梅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41
    摘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学习,应在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去探求知识.思维的类型包括“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
  • 作者: 傅雪平 蒋李军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42-43
    摘要: 理想模型法是物理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总要把问题中的物理情景转化为理想模型,然后再用适合该模型的规律求解.本文结合实例对与“船”有关的物理模型进行分类导析.
  • 作者: 王书方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49-50
    摘要: 本文由一道题引发对光的干涉充要条件的思考,并结合原子发光和准单色光等相关知识,简单介绍相干长度对干涉的制约,并应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光现象.
  • 作者: 周凌峰 李兴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52
    摘要: 随时着我国“神舟”号宇宙飞船的五次发射和回收成功,宇宙飞船和人造地球卫星问题再度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亮点,相信它也将成为高考的热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卫星的变轨问题认识比较模...
  • 作者: 陈曙东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57-58
    摘要: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再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来处理的过程.转化的实质是思维的变换.转化的目的是化难为...
  • 作者: 陆素芳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63-64
    摘要: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
  • 作者: 郑永艳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66-67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理念、模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理...
  • 作者: 季承勇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72-73
    摘要: “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学贵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思促多疑,多疑促多问,多问促多知的认知规律,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以情激趣,以境诱思,以诱达思,培养学...
  • 作者: 钟钱江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78-79
    摘要: 爱因斯坦曾在一次谈教育时说:“什么是教育?学生离开学校后忘掉了所学的东西后留下来的就是教育.”学校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做过的习题、实验,离校不久大部分都会忘掉,留下忘不掉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
  • 作者: 姜德宏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80
    摘要: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应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新的课程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随着...
  • 作者: 沈永香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81
    摘要: 青春期是指儿童逐渐转变为成年人的一个过渡期,是第二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逐渐成熟的特定阶段.伴随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表现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但遇到挫折又有一定的依赖性,渴望得到...
  • 作者: 董林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82
    摘要: 在学习化学时,学生对一些意思相近的化学概念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学好化学,下面对十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
  • 作者: 张连季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84
    摘要: 1.质粒和质体质 粒一般指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生物中染色体以外的、能独立进行复制并能在宿主细胞之间转移的遗传结构.是一种很小的环状DNA,在基因工程研究中常被用作基因的载体.
  • 作者: 杨帆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85-86
    摘要: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些定容仪器如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这些定容仪器读数时视线应与仪器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平视),然后读取与凹液面相切的刻度值,如果仰视(从高处看)、俯视(从低处看...
  • 作者: 贾崇明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88
    摘要: 一道好题不仅立意要新,更应具有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潜质、下面这道有关混合气体的计算题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不仅融合了一些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也隐含了一些常见的解题信息、
  • 作者: 杜虎勤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88-89
    摘要: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校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内容,它是一类难度大、综合性强的题型,解题时往往用到“守恒”思想,笔者现对微粒浓度大小比较题进行题型和解法归纳,供参考.
  • 作者: 张公进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90
    摘要: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广泛,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题型很多,现归纳如下.
  • 作者: 江宏伟
    发表期刊: 2007年1期
    页码:  93
    摘要: 化学守恒法就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反应中元素保持不变作为解题的依据,是解决化学问题的隐蔽条件.它包括离子守恒、电子守恒、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等.熟练运用这些守恒方法,既可避免书写繁琐的化学方程式,又...

中学理科:综合基本信息

刊名 中学理科:综合 主编 邓国勋
曾用名 中学理科:初中竞赛
主办单位 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  主管单位 广西教育学院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ISSN 1002-6363 CN 45-1279/G4
邮编 530023 电子邮箱 itmag@163.com
电话 0771-58603 网址
地址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中学理科:综合评价信息

中学理科:综合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
  • 期刊分类
  • 最新期刊
  • 期刊推荐
  •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