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中国文字研究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200241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出版文献量(篇)
5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5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张觉 龚敏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81-184
    摘要: 《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规定的根据汉字字形来确定部首的归部原则比较符合汉字使用的现实需要,其归部规则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该规范规定的汉字部首归部规则以及有些汉字的归部...
  • 作者: 刘中富 孟祥英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85-191
    摘要: 包孕异形词指的是"甲乙两词除有共同义项外,另一词还有其他义项的同音词语".以"视域"和"视阈"为例,"视阈"包孕"视域",作科学术语时以写成"视阈"为宜,在一般应用领域当写作"视域".据考察...
  • 作者: 毛远明 郭洪义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92-198
    摘要: 汉字的形体讹变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以"惱(恼)"字为例,其不仅有"(甾)"、"(出)"、"(女)"、"(女)"、"(女)"、"(工)"、"(忽)"、"(忽)"、"惚"、"(刕)"、"(...
  • 作者: 李圭甲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99-207
    摘要: 本文分析了具有类似字形的偏旁之间通用的异体字的关系,特以使用"目"、"且"、"页"、"田"、"己"或"火"、"大"、"雨"、"冘"、"九"等偏旁的异体字为对象,制作了这些偏旁的通用类型地图,...
  • 作者: 张再兴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08-212
    摘要: 本文阐述了新开发的一种pdf格式的集成型古文字工具书的内容和原理.这种工具书具备原始图版释文、文字编、引得三大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通过超链接设计实现所有内容的跳转,检索的便捷达到极致.
  • 作者: 王元鹿 袁香琴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13-218
    摘要: 近几年,至少有10种新发现的民族古文字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其发现和研究对文字学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 作者: 笹原宏之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19-229
    摘要: 穿肉的扦子"串"字,现在在同属汉字圈的中国和日本被普遍使用."串"的字义一直被认为是源于日本或者朝鲜.但是通过文献调查可以发现在中国佛典中已存在其较早的用法.可以推断其是从"丳"字派生而来....
  • 作者: 王平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30-236
    摘要: 韩国朝鲜时期产生了大批汉字字典.这批字典文献,由于历史积淀,层次丰富,资料繁复,研究领域广阔,对中国历史语言学、字典编纂学、历史文化学、汉字传播史和汉字发展史等多方面的研究极具参考价值,或可...
  • 作者: 张述娟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37-243
    摘要: 为了满足记录异域语言和文化的需要,汉字在传播到朝鲜后在形音义上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程度不一.本文逐一考察后朝鲜时期字书《新字典》"朝鲜俗字部"所收107个"新制字"与韩汉字及中国汉字形音义的...
  • 作者: 刘志基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1-9
    摘要: 古文字传统字处理手段的低效率,是导致偏旁分析这一古文字考释研究基本方法实际运用现存问题的底层因由,而改变现状的必要途径是创建通用古文字偏旁数字平台,以营造有助于偏旁分析法科学运用的数字化环境...
  • 作者: 陈健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10-16
    摘要: 甲骨文中部分今释“競”之字,应释为“辡”,金文中有类似字形者,也要随之改释.卜辞中,“辩”可用作人名或“联合祭祀”的意思,其“联合”的语义又偏重于祭祀等级和规格的差别对待,形成义素的对立统一...
  • 作者: 徐善飞 董莲池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17-21
    摘要: 戚姬簋的所谓“戚”,原形字的构形有多种分析意见,本文通过字形比较,肯定了从戈从尗的构形分析,但不同意释为“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致梳理了“戚”字源流,指出东汉以前只有源自甲骨文“戚...
  • 作者: 何景成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22-26
    摘要: 西周金文常见一在“舟”旁附划短横之字,多与“逆”字构成“逆△”一词.根据其构形,该字当释为“(郍)”.《说文》:“(郍),船行也.从舟,彡声.”“△”字会舟行之意.在西周金文中,“(郍)”多...
  • 作者: 叶正渤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27-30
    摘要: 本文研究发现,三年师兑簋铭文把月相词语“既望”误记成“初吉”,遂导致二器铭文所记历日不相衔接.本文还认为,校正后师兑簋二器铭文所记历日符合厉王元年(前878)五月和厉王三年(前876)二月的...
  • 作者: 周宝宏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31-35
    摘要: 本文是对新发现的伐簋铭文当中的一些字词的补充考释(如伐簋铭文的(髯)等),并对仿曶鼎铭文提出一些看法.
  • 作者: 徐子黎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36-39
    摘要: 霸伯簋铭中有字作(§)形,学者或释为“量”,作为计量物体多少的容器;或与虎皮连读,作地名.本文认为该字从字形上分析为从粮、从斗,是用来表示盛干粮的“斗”的专字.在霸伯簋铭中与数词“二”连读,...
  • 作者: 石继承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40-46
    摘要: 《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所著录的“六年冢子韩政戈”,铭文照片略有变形,释文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河南博物院所藏原器,对戈铭重作考释,并结合目前所能见到的其他几件战国晚期韩国“冢子”监造...
  • 作者: 许可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47-51
    摘要: 2009年10月,湖北襄阳沈岗墓地出土的登铎,是目前最早一例自铭为铎的乐器.其铭文中一残字或是“(叔)”字.(叔)国或为春秋小国,大约在后来楚国的“(廊)陵”一带.(叔)国当在春秋中期为楚或...
  • 作者: 魏宜辉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52-56
    摘要: 本文对侯马盟书盟辞中“及群虖盟者”一语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中的“虖”应读作“恶”,“群恶”就是参盟人列举的诸位敌人,“及群恶盟”即与敌人结盟的行为.温县盟书盟辞中的“何”或写作“何”形,这样“...
  • 作者: 杨琳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57-60
    摘要: 楚简《老子》甲组中的(方)为何字,异说纷呈,学者们提出的释读有“然”、“朘”、“易”、“会”、“(遂)”、“物”等,都没有可靠的证据.本文认为该字可隶定为“均”,是男阴义之“鸟”(屌)的专字...
  • 作者: 程鹏万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61-65
    摘要: 信阳一号墓2-018号竹简记载的是“乐人之器”.“乐人之器”中的“(坨专)”二字,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何琳仪先生释为“柧条”是正确的,但他的解释并不正确.“乐人之器”中的“柧条”应该是...
  • 作者: 李鹏辉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66-69
    摘要: 郭店简《语丛四》中的(硅)字,可分析为从“(咋)(阜)”、“(^)(夗)”声、“(布)(奂)”亦声,增义符“(工)(土)”旁,盖读为“苑”字.可训为茂木.
  • 作者: 刘传宾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70-72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则认为郭店简《语丛四》“三(镑)一(墓)”当读为“三瓠一柢”,可与《泛胜之书·种瓠第十五》“一本三实”相对应.第二则认为清华简《厚父》篇“保教明德”中的“保”字并...
  • 作者: 廖媛媛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73-81
    摘要: 本文通过《倍衣》、《彭祖》、《竞公疟》字迹关系的重新审视,论证将偏旁分析法用于字迹研究的若干问题:一是偏旁材料的有效性限定;二是偏旁实际用例的合理区分.在偏旁视角下,《(纣)衣》、《彭祖》、...
  • 作者: 汤志彪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82-88
    摘要: 战国陶玺文字很多,不少文字已经释出,但也有可商榷者,《陶文图录》7·13·4-5中的“公易右”当释作“公易右”;《陶文图录》3·138·4陶文当释作“(制)”;《陶文图录》2·417·4当重...
  • 作者: 张振谦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89-92
    摘要: 相比于战国其他四系文字,“中”旁文字在燕系文字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些字的“屮”旁应该是“艹”旁的简省或意符互换.燕系玺陶文字中从“中”的“屮”、“(峑)”、“(肯)”、“(是)”、“阜”等字...
  • 作者: 谢明文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93-95
    摘要: 大云山江都王陵出土漆器铭文中的一些字,旧没有得到很好的释读,本文根据相关金文释读出了漆器铭文中的“粲”等字,并讨论了与之相关的铭文内容.
  • 作者: 左思民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96-103
    摘要: 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部首系联情况的考察和探求,提出在纲层次上,该书部首既非“据形系联”,也非简单的以意系联,而是采用了“具表征意的数算符号的有序系联”原则,简称“以数系联”.这表现为借助以...
  • 作者: 王卉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104-110
    摘要: 洗铭文字,指的是铸刻在铜洗底部的文字.本文从两汉洗铭文字“缪篆”形成背景、与印文缪篆字体的关系、两汉洗铭文字缪篆的字形特点、两汉洗铭文字“缪篆”字体与隶书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 作者: 赵思木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发表期刊: 2015年2期
    页码:  111-114
    摘要: 今本《说文·艸部》“蕛”、“苵”二篆同训“蕛苵也”,“蕛苵”连文亦见于《尔雅·释草》,学者或以为“蕛苵”乃连绵词.然“蕛苵”连文古书少见,连绵词之说颇可疑.《尔雅》训诂中有以后起字诂古字及异...

中国文字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文字研究 主编 臧克和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978-7-5458-0773-8/H·9 CN
邮编 200241 电子邮箱 zgwzyjsh@sina.com
电话 021-62232050 网址 www.wenzi.cn
地址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文史楼5310室

中国文字研究评价信息

中国文字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