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我国《劳动法》第18条明确规定两类劳动合同无效:(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但由于该条款较原则和抽象,具有较大的弹性,而配套的《劳动合同法》尚未出台,其他一些个别、零散的有关劳动合同的行政法规、文件也未具体列举无效劳动合同的类型,因而给办案机关增加了负担,给当事人带来了不利。劳动合同是否有效,与多种因素有联系,为了正确确认劳动合同是否无效,笔者认为应从引起劳动合同无效的因素着手分析。一、劳动合同的主体不合法导致合同无效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关系中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来说必须具
推荐文章
浅析无效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
效力
无效
浅析无效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
效力
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认定的探析
价值取向
劳动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主体
劳动合同形式
劳动合同内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和处理
来源期刊 律师世界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事实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 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者 劳动法 用人单位 用工单位 合同无效 劳动行为 双方当事人
年,卷(期) 1997,(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D92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智华 中南财经大学政法系 30 101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事实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
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者
劳动法
用人单位
用工单位
合同无效
劳动行为
双方当事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律师世界
月刊
1004-0064
42-1154/D
16开
武汉市武昌区洪山侧路22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9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1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