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分析了创造性思维的深层特征后,根据非线性动力学特别是混沌动力学的观点,在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基础上论述了创造性思维中的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的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创造性思维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推荐文章
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和模糊量化的复方创新
创造性思维
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
模糊
复方
创新系统
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在中药复方创新系统中的初步应用
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
中药复方
属性集
规则集
测试
判决
数学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引发模式
睡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睡眠
创造性思维
随眠阶段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造性思维中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的动力学模型
来源期刊 高技术通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非线性动力学 认知心理学
年,卷(期) 199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通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O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0470.1998.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汉平 华中理工大学图象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4 7 2.0 2.0
2 吴晓刚 华中理工大学图象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2 3 1.0 1.0
3 李德华 华中理工大学图象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10 71 5.0 8.0
4 陈丹 华中理工大学图象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3 2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创造性思维
非线性动力学
认知心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技术通讯
月刊
1002-0470
11-2770/N
大16开
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
82-516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9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392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