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彼得与狼》创作于1936年,是一部加有朗诵的生动有趣的交响童话。它叙述了机智勇敢的少年彼得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逮住了凶狠的大灰狼的故事。本音乐作品的显著特点是用一种乐器代表一个角色,使音乐形象非常鲜明而且通俗易懂。作品一开始就对童话中的“人物”逐一作了介绍,然后音乐的进行与朗诵融为一体,将故事生动有序地展现开来。
推荐文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美感体验
音乐欣赏
美感体验
审美能力
怎样使小学音乐欣赏课“活”起来
音乐教学
实际差异
实施方法
让小学音乐欣赏课活力无限
鉴赏水平
健康
积极向上
贴近
生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学音乐《彼得与狼》欣赏课的教学设计
来源期刊 中小学电教:学生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欣赏课 生动 朗诵 教学设计 童话 勇敢 音乐作品 音乐形象 乐器
年,卷(期) xhb_200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戴贞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学音乐
欣赏课
生动
朗诵
教学设计
童话
勇敢
音乐作品
音乐形象
乐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伙伴
月刊
长春市湖园路1号
出版文献量(篇)
1530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