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恶性淋巴瘤中p16基因缺失、甲基化发生的频率及其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研究其与淋巴瘤恶性度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新鲜淋巴瘤标本及9例反应性增生的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16基因第1、第2外显子,检测等位基因纯合性缺失,用限制性内切酶-PCR方法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结果:p16基因在恶性淋巴瘤中的缺失率为11.5%,甲基化率为26.9%;9例反应性增生未见p16基因的缺失及甲基化.结论:p16基因在淋巴瘤中发生缺失及甲基化,且这种基因异常发生的频率与淋巴瘤恶性度高低相对应.p16基因的异常可能参与了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及进展.
推荐文章
非何杰金淋巴瘤P16基因缺失及其与组织亚型和治疗的关系
非何杰金淋巴瘤
P16基因
缺失
组织亚型
喉癌MTS1/P16基因缺失及异常甲基化的研究
喉肿瘤
基因,P16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缺失
甲基化
恶性淋巴瘤中MTS1/p16基因的缺失
非何杰金淋巴瘤
MTS1/p16gene
基因缺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恶性淋巴瘤中p16基因的缺失及甲基化
来源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淋巴瘤 基因,p16 缺失 甲基化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3.4|R730.21
字数 24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639.2000.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良中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40 116 6.0 10.0
2 朱伟萍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9 79 5.0 8.0
3 金爱萍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3 30 2.0 3.0
4 施宗高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7 44 3.0 6.0
5 张泰明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4 17 2.0 4.0
6 李小妹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4 17 2.0 4.0
7 药锦娟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3 2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瘤
基因,p16
缺失
甲基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癌症杂志
月刊
1007-3639
31-1727/R
大16开
上海市东安路270号
4-57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