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沉积技术生长不同氧含量的氢化非晶氧化硅薄膜(a-SiOx:H),离子注入铒及退火后在室温观察到很强的光致发光.当材料中氧硅含量比约为1和1.76时,分别对应77K和室温测量时最强的1.54μm光致发光.从15到250K的变温实验显示出三个不同的强度与温度变化关系,表明氢化非晶氧化硅中铒离子的能量激发和发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提出氢化非晶氧化硅薄膜中发光铒离子来自于富氧区,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氢化非晶氧化硅中铒发光的温度淬灭效应很弱.从15到250K,光致发光强度减弱约1/2.
推荐文章
掺铒纳米晶硅和掺铒非晶纳米硅薄膜的发光性质
稀土
离子注入
纳米硅
富硅氧化硅
纳米硅对掺铒氧化硅电致发光的增强作用
Er3+
氧化硅
纳米硅
电致发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掺铒氢化非晶氧化硅1.54μm发光性质的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光致发光 氧含量
年,卷(期) 2000,(7)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6-13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O4
字数 33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0.07.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维德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2 35 4.0 5.0
5 王占国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01 701 15.0 23.0
6 王永谦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9 59 5.0 7.0
10 梁建军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5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致发光
氧含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