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自动张量低能电子衍射研究Si(111)-2×1重构表面,对14个垂直入射非等价衍射束的分析表明,两个不同倾斜的π键链模型的混合能使理论计算与实验Ⅳ曲线的符合程度得到显著的改善.我们认为由于表面原子较大的表面振动,表面存在"劈裂位置".
推荐文章
应用低能正电子衍射对Si(111)-(2×1)表面结构的分析
低能正电子衍射
表面分析
表面结构
高指数稳定硅表面的低能电子衍射图分析
高指数表面
近邻面
原胞小面化
低能电子衍射(LEE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i(111)-2×1重构表面的自动张量低能电子衍射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Si(111)-2×1 自动张量低能电子衍射 劈裂位置
年,卷(期) 2001,(8) 所属期刊栏目 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与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7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丙成 广州大学理学院 3 0 0.0 0.0
2 徐耕 中山大学物理系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i(111)-2×1
自动张量低能电子衍射
劈裂位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月刊
1008-9861
44-5036/G4
广东省广州市麓景路狮带岗中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