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分别以Ta和Ta/Cu作为缓冲层的一系列NiFe/FeMn双层膜.实验发现,以Ta为缓冲层的NiFe/FeMn 双层膜的交换偏置场比以Ta/Cu为缓冲层的NiFe/FeMn双层膜的交换偏置场大.测量了这两种双层膜的织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成分.结果表明,以Ta/Cu为缓冲层时,Cu在NiFe层的上表面偏聚是造成NiFe/FeMn双层膜交换偏置场降低的重要原因.
推荐文章
Ta/NiFe/Cu/NiFe/FeMn/Ta自旋阀多层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研究
自旋阀多层膜
交换耦合场
层间偏聚
X射线光电子能谱
(Ni0.81Fe0.19)1-xCrx作为种子层对NiFe/FeMn交换偏置的影响
交换偏置,
晶粒尺寸,
织构,
种子层
NiFe/FeMn双层膜交换偏置的形成及热稳定性研究
交换偏置
热稳定性
反铁磁
晶粒尺寸
NiFe/FeMn双层膜的交换耦合
反铁磁/铁磁双层膜
交换偏置场
可逆与不可逆测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a,Ta/CU缓冲层对NiFe/FeMn双层膜交换偏置场的影响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MFe/FeMn 交换偏置场 织构 表面粗糙度
年,卷(期) 2001,(11)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0-22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27
字数 38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1.11.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华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87 6.0 9.0
3 于广华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 88 372 9.0 14.0
6 朱逢吾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 54 229 8.0 12.0
7 蔡建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170 7.0 13.0
8 姜宏伟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30 107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5)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Fe/FeMn
交换偏置场
织构
表面粗糙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