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病原血清型,它可产生特殊的粘附因子粘附靶细胞,产生Vero毒素和肠溶血素毒力因子.近几年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毒力因子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致病机理作了一些探讨,用实验动物对保护性免疫进行了研究.本文对近几年来0157:H7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及其主要的保护性免疫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推荐文章
大肠杆菌O157:H7及其在食品中的检测
大肠杆菌O157:H7
致病性
生化特性
检测方法
食品
大肠杆菌O157:H7的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大肠杆菌O157
毒力因子
研究进展
大肠杆菌O157:H7的疫病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其控制对策
大肠杆菌O157
H7
疫病生态学
致病因子
控制对策
多重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初步研究
大肠杆菌O157:H7 PCR
rfbE基因
fliC基因
eaeA基因
SLT-Ⅰ基因
SLT-Ⅱ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肠杆菌O157:H7致病因子及其保护性免疫研究现状
来源期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O157:H7大肠杆菌 毒力因子 免疫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8.2+1
字数 47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5673.2002.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红 12 76 4.0 8.0
2 王秉瑞 20 90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O157:H7大肠杆菌
毒力因子
免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双月刊
1005-5673
62-1120/R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盐场路888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2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85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