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S蛋白部分序列1(S1)的原核重组表达质粒,并分析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SARS冠状病毒RNA中扩增出编码S1蛋白的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菌落PCR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列分析;将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JM109,PCR和双酶切鉴定转化菌落;将阳性菌株经IPTG诱导,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截短型S蛋白的表达.结果RT PCR扩增出S1蛋白的特异片段,其阳性克隆的序列存在2处碱基突变第36位G变为A;第333位由C变为T),其中第36位为有义突变,第333位为同义突变;阳性克隆中截短型S1蛋白的基因片段被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2而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并在JM109中表达了S1蛋白的融合蛋白,表达的蛋白能与GST免疫血清和SARS病人血清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S1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该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截短型S蛋白的融合蛋白.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ARS冠状病毒S蛋白部分序列1的克隆与表达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SARS 冠状病毒 S蛋白 克隆 表达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SAR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3.1
字数 2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3.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新炳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201 1352 17.0 28.0
2 张仁利 192 798 13.0 17.0
3 高世同 137 593 11.0 15.0
4 黄达娜 134 499 10.0 13.0
5 吴少庭 72 281 9.0 12.0
6 秦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 82 6.0 8.0
7 袁仕善 20 8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9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ARS
冠状病毒
S蛋白
克隆
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