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同时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灰绿黄堇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3个峰,并且确认了所含的全部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6.80%);2-氨基苯甲酸-3,7-二甲基-1,6-辛二烯-3-酯(11.90%);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10.66%);α-松油醇(8.31%)等,上述4种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77.67%.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黄兰叶片和花瓣挥发性成分及其抑菌效果
黄兰
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有机物
抑菌作用
甘草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甘草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黑果花楸风味白酒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黑果花楸酒
挥发性成分
GC-MS
液液萃取法
箬竹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箬竹叶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灰绿黄堇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灰绿黄堇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46
字数 1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5-2059.2003.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继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23 2268 24.0 32.0
2 姚健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5 1140 20.0 29.0
3 马君义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8 465 12.0 19.0
4 杨永利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0 805 18.0 25.0
5 白贞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8 165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47)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绿黄堇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55-2059
62-1075/N
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199号(兰州大学医学校区内)
54-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50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