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粘附性的菌毛和产肠毒素的能力密切相关.由于菌毛的血清型多而复杂,肠毒素只有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两种,因此成为研究的对象.用三对扩增产物分别为110bp、237bp、368 bp的引物建立了检测LT和STⅠ、STⅡ毒素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扩增产物分别用HindⅢ、HincⅡ、Sau3A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均得与预期一致的2个片段.对各个参考株的检测结果为100%符合.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该方法可用于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腹泻病的辅助诊断以及大肠杆菌的分类检测.
推荐文章
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耐热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
多重PCR
致犊牛腹泻肠毒素大肠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肠毒素大肠杆菌
多重PCR
F41菌毛
K99菌毛
STa
LT
猪大肠埃希菌肠毒素基因的多重PCR检测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
耐热肠毒素(STa、STb)基因
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
多重PCR
新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多重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葡萄球菌
肠毒素
多重 PCR
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TEC肠毒素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不耐热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Ⅰ、Ⅱ 多重PCR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82+1
字数 2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3.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孔旺 江苏省农科院农业部畜禽疾病诊断重点开放实验室 101 1368 22.0 33.0
2 张书霞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64 838 18.0 25.0
3 张雪寒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21 120 7.0 10.0
7 华荣虹 江苏省农科院农业部畜禽疾病诊断重点开放实验室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不耐热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Ⅰ、Ⅱ
多重PC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