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减少模型中的不确定性与抑制路面干扰和传感器噪声对控制误差的影响,采用控制理论中的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并利用MATLAB中的鲁棒控制工具箱得到了满足干扰抑制和鲁棒稳定性要求的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了用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的控制器符合系统性能要求,与基于经典控制理论设计的超前-滞后控制器对输出干扰的单位阶跃响应进行比较后,证明用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
推荐文章
基于混合灵敏度算法的电动转向控制系统研究
电动助力转向
混合灵敏度
回路成形
H_∞控制
鲁棒控制
基于混合灵敏度算法的电动转向控制系统研究
电动助力转向
混合灵敏度
回路成形
H_∞控制
鲁棒控制
基于PI电流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鲁棒H∞控制
汽车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传递函数
PI电流环
鲁棒H∞控制
基于混合灵敏度方法的EPAS系统控制研究
振动与波
电动助力转向
混合灵敏度
鲁棒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混合灵敏度方法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
来源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控制 混合灵敏度 鲁棒性能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汽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4-8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P271.2
字数 30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132X.2003.10.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道训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40 827 16.0 28.0
2 刘照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7 445 7.0 7.0
3 杨家军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75 1033 16.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5)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13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9)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2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9(2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2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控制
混合灵敏度
鲁棒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机械工程
半月刊
1004-132X
42-1294/TH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工业大学772信箱
38-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7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0623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